李白为夸赞杨玉环,写出一首28字肉麻情诗,开篇两句被广为传颂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多年的历史传承,我国的文化传承已经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相信大家在小时候都背诵过古诗吧,尤其是《唐诗三百首》让人印象深刻,唐诗是唐朝那些文人儒客的智慧佳作。
如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而唐诗也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还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诗的形式有很多种,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句,而另一种则是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丰富多彩、推陈出新,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
说起唐诗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白,他是唐诗中浪漫诗派的代表,尤其是在乐府、歌行、绝句中成就最高。
在唐代诗人中,有些人擅长五绝,有些人则擅长七绝,而李白却将五绝和七绝都达到了同臻极境,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为诗仙。
李白一生当中不畏权贵,几乎不愿意给那些贵族写诗,但是有一个人却是例外,她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
杨玉环原本和寿王李瑁一见钟情,在武惠妃的请求下,唐玄宗下旨封杨玉环为寿王妃,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这才会同意她的要求。
但是好景不长,武惠妃突然病逝,唐玄宗整日里郁郁寡欢,为了能让唐玄宗的心情再度好转,便有人进言,说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
让唐玄宗将她招入宫中,唐玄宗其实早就对杨玉环有心思,不然也不会同意,没过多久唐玄宗便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
无奈之下李瑁只能和杨玉环分手,转眼间唐玄宗却将杨玉环招入宫中,相信李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父亲会将儿媳抢走。
虽然杨玉环被唐玄宗十分宠爱,但她却是个红颜薄命之人,当初安禄山发动叛乱。
唐玄宗面对巨大的压力下,只能选择赐死杨玉环,而白居易还将这件事写成一首诗《长恨歌》其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说的就是这件事。
不只是白居易,李白也曾为杨玉环写过诗,当时李白的名声很响亮,甚至传到了唐玄宗的耳中,李白在入宫时玄宗降辇步迎,甚至还“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在这期间唐玄宗与李白进行了一番问答,李白凭借自己多年的阅历和知识回答得游刃有余,因此唐玄宗对他极为赞赏。
并且让他供奉翰林,其职务也十分轻松就是给唐玄宗写点诗文就可以了。
唐玄宗对李白的文采非常推崇,每次有宴会或者郊游时都会带上他。
一次唐玄宗带着杨玉环观赏牡丹花时,旁边还有人在唱歌跳舞,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是出了名的,便说道:“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
随后便立刻让人去招李白进宫,让他写一首新乐章,当李白看到杨玉环后立刻被她的长相所吸引。
随后便写下了一首诗: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尽管这首诗并没有提到任何人的姓名和身份,但却用其他事物比喻了杨玉环的美貌。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看到云彩就想起你的衣服,看到花朵就想起你的容貌,春风吹过栏杆露珠使花朵的颜色更浓,不是群玉山上的仙子,就是瑶台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虽然这首诗的名字叫《清平调》,但是在我看来其中的内容却一点也不清平。
李白为权贵写的诗并不多,但是这首诗中却都在夸赞杨玉环的美貌,简直就像是一首肉麻的情诗。
听到这首诗后,无论是唐玄宗还是杨玉环都很满意,随后李白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清平调词·其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清平调词·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写下的这三首诗都是在追捧杨玉环,尤其是第一首开篇的两句话,直接就说出了杨玉环的美貌。
而这首诗也被人们广为流传,很多人都会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形容女人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