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佳作

《百年孤独》:比起读懂孤独,我更在意看透孤独的结局

来源:九鸦人物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6-29

《百年孤独》里讲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

他们一代代都在做着同样的事:陷于孤独,对抗孤独,拥抱孤独;寻找自我,否定自我,高度自我。这事无休无止,就像徒劳无功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在无效而无望的劳动中走向生命的终结,布恩迪亚家族也是。这是来自诸神的惩罚,也是人类的自罚,不如此我们就无法对抗生的虚无。但我们最后却还是要归于虚无。

1

布恩迪亚家族的男人,不是死于非命,就是在没完没了的孤独中沉没,这像是生命的诅咒,人类永远的宿命。对抗是,沉没也是。

这部伟大的小说,简单来说不就是这样吗?

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家主,阿尔卡蒂奥,在孤独的深井里疯了,他被家人绑到了一棵大树上。

几十年,他一直绑在树上,直到死去。

布恩迪亚家族的男人继续在孤独中挣扎,进行着他们的荒诞,忽忽到了第六代。

布恩迪亚家族以乱伦始,以乱伦终,第六代的奥雷良诺疯狂迷恋上他的姨妈。

他们的老祖母乌尔苏拉当初拒绝与丈夫同房,怕的就是生下长猪尾巴的孩子,这一次,奥雷良诺终于完成了他家族的循环。

人类是善忘的动物,但善忘的惩罚绝不只是给你一个长猪尾巴的孩子而已,于是这孩子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了。

我们不断犯错,可我们也需要遗忘错误,抹去错误的痕迹和羞耻。

而这时候,奥雷良诺也终于破解了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这本羊皮卷是布恩迪亚家族的“推背图”。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这句话太令人惊悚了,可它紧随而来的,还有一场飓风。飓风瞬间把马孔多镇卷走,那个小镇和布恩迪亚家族,从此无影无踪。

永远。

2

孤独是绝对无法摆脱的,你逃得了厄运,逃不了孤独。没了孤独,也就没了你我,没有人类。

布恩迪亚家族的荒诞史难道不正是人类的荒诞史?

人类一直在创造历史,也一直在毁灭历史。人类在创造与毁灭中陷于种种自以为是的混乱与狂热。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共同的恐惧: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将到哪去。我们总想知道自己的过去未来,生命的逻辑,去掌控它。

然而这种探索是无穷无尽的,知道越多,辐射越多,道路越远,困扰越大。这种探索不可能存在终极,人类永远无法认清自己和世界的全部。

有些事在未曾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所以奥雷良诺一旦参透了羊皮卷,那就意味着他和他们的世界必须终结。

这意思就是:

人类是自苦的动物,世界没有尽头,人类的探索没有尽头,人类历史永永远远都将在生命的探寻,及与孤独、虚无的对抗中进行。

我们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似乎活着本身,追寻本身,对抗本身,甚至沉没本身,荒诞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人一旦不如此了,那就不再是人。个人失去这种欲望,整体失去这种欲望,那就都将不再具有人类生命的特征。荒芜了,死了,毁灭了。

然而终极答案是没有的,所以清楚一切的结果,仍旧将是终结。这从文学的意义上讲,马尔克斯无非依旧是在用寓言的方式,来揭示人类的宿命,世界的魔幻,过程与结果的荒谬。

3

人就是如此吧,这才是真正的大历史,人类命运的种种波澜、往复无非如此。但是人生是悲观的吗?并不,这要看你如何看待。

世界本是一个相对性的世界,白由黑而得,乐由痛而得,局部的胜利也是胜利,如果世界只有一个白世界,乐世界,透明的世界,容易的世界,完全可解决可控制的世界,那我们还做什么,活什么呢?

那时候我们倒一定会迷恋上黑,迷恋上痛,迷恋上混沌。

不满足,爱折腾,难道不是我们的本性?闹,本身就是我们的快乐。而且社会本是我们的刻意创造,人类社会的种种,也正是为了我们有事做。

文化、文学、艺术、科学等等,这都是人类闹腾的结果。我们也在较高文明程度的时代,培养出更多想要。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在这有限的,双重的机制中进行的,获得就是使命,就是快乐。

什么不是有限的局部的呢?既然是一个结局,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一般社会属性下寻找意义与快乐?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生无非各自的体验。

绝对意义不存在的,生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探索越深,问题越多,哲学家总是最愁眉苦脸的一族。

探索本身毫无问题,但死后去哪只有死人知道,死人又从不说话,这类事根本没那么重大。

知道得多,并不代表幸福,反而会更加疑惑、迷失、烦恼,影响享受生活。

寻找全部的意义不但是没有可能的,实际也在消解意义,使自己永远躺倒在生活神秘的规范上。

所以泽林斯基就曾说:

“享受人生,无须了解人生的全部。”

“要减少生活中的困惑,就要放弃自己的角色,不要把自己扮演成宇宙万物成因的探索者。”

“享受人生的乐趣,并不需要去发现生活的全部意义。”

求知和探索,其实也需要做减法,参禅者的去知识化,实际不是否定知识,去一切知识,而是要选择知识,更尊重知识体验,所以丽塔·梅·布朗也说:

“我最终发现,活着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享受人生。”

你在旅游途中看风景的时候会想那么多吗?生命种种意义的答案与启示不正在生活体验,与生活旅途之中?

此时此刻此地而已,所以我认为了解生命的本质反而是一件好事,我也由此无数次想起刘索拉的一句话:

“肤浅的,就是最有力量的。”

我喜欢这种原始的力量,简单的意义,透明的快乐,我不反对任何人类道德法律框架下的个人活法。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