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调查

广州:停车难要向立体空间要车位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8-12

如何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代表建议向立体空间要车位

8月11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广州市停车场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针对区域停车难结构性问题,代表建议可通过建停车楼、机械停车场等形式增加停车位,而不能过多盯着道路资源。

现状:中心区域医院停车难

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停车场。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摄

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停车场。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摄

执法检查组先后前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停车场、沙面立体机械停车场等地实地了解停车情况。

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停车场地处珠江新城核心商务区,毗邻眼科中心,人流密集,交通压力大。正常日就诊量为6000-8000人次,停车需求预计在2500-3000车次左右。车位供不应求,排队拥堵较为严重,这也成为很多市民看病的“痛点”。

医院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对车位进行增容,原220个车位增建机械车架125个,建造完成后总车位数达到345个。同时,提升流转效率。原医务人员车辆为160台,为照顾患者停车,缓解堵塞,医务人员车辆大部分外移到院外停放,345个车位全部为就诊车辆开放。原每天停车车次由850次上升到1350车次。

此外,该院还实行预约分流停车。上线挂号预约车位系统试运营,前置分流减少车辆现场排队,但试运营阶段受限制于可预约车位供应少,院内院外停车场收费差距大的原因, 目前效果不显著。

为解决荔湾区沙面岛停车难问题,荔湾区住建局在沙面岛西南角建设了6层立体机械停车场,共480个车位。据介绍,周一至周五停车需求基本能满足,但周末及法定节假日车位仍比较紧张,尤其是SUV大型停车位相对不足,目前相关改进工作正在推进。

展望:规划建公共停车场泊位3.28万个

据市政府介绍,2020年底全市共有小汽车划线泊位约293.2万个,与小汽车保有量(280.7万辆)比值为1.04,在国内超大城市中处于较好水平。

但也存在停车难的结构性问题。如历史上老城区长期存在配建车位不足问题,而小汽车增长又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在较长时间内将难以有效化解。而停车场建设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回收期长、回报率低的问题,社会投资动力不足。

另据介绍,2018年9月以来,广州市共查处违法停车、占用无障碍停车位等违法行为995余万宗。

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广州市编制了《停车场专项规划》,根据规划,2020年至2025年拟建公共停车场112个,泊位约3.28万个。在具体建设方面,2019年以来,广州市共完成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100个,泊位24447个。同时,广州地铁集团、市公交集团加快地铁换乘、公交立体停车场建设工作。

建议:向立体空间要停车位

沙面立体机械停车场。信息时报记者何小敏摄

沙面立体机械停车场。信息时报记者何小敏摄

“我们可以挖掘老旧小区周边区域,有没有可能建设如沙面的机械停车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民革专职副主委、二级巡视员李穗梅认为,缓解停车难,可以向立体空间要资源,而不是过多盯着道路资源进行路边停车。

“国外很多这种做法,建议考虑在市区推广停车楼,楼上楼下都可以。”市人大代表、广东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前鸿说。

也有常委会委员提出,无限制建设停车场并不现实,也不可取。可利用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闲置停车位。以正佳广场为例,夜间停车位利用率不高,收费相对较低,可考虑进一步利用这一资源,比如附近居民夜间停车,而不是都要停在自家楼下。

市人大代表、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善巧则认为,应利用价格机制进行调整,从观念上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域,尽量乘坐公共交通。他还建议,在停车场建设方面,应考虑政府投入一定比例资金,其余由社会资金来投,提高积极性。刘善巧还指出,一些公共停车场,因为是免费或者低价,如图书馆、医院等,周边一些车主为了节省成本,早早就前去停车占位,免费的社会资源被占用,但真真有需要的人却找不到车位。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应,停车场完全价格放开并不现实,还要考虑到民生问题,比如医院看病群体。公共停车场重点在于精准管理,比如通过预约、查看票据凭证等,让真正有需要的人享受到这类公共停车场免费或低价“福利”。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