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论玉山古茶场保护规划的古建理论研究(一)

来源:中式油画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9-10

玉山古茶场万凡摄

玉山古茶场万凡书

论玉山古茶场保护规划的

古代建筑理论研究

万凡(2008年1月)

摘 要

玉山古茶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多专家一致认为玉山茶场庙古茶场建筑古迹是全国唯一现存的反映集古代祭祀、管理、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茶叶交易市场建筑古迹。现存的建筑古迹包括茶场庙、巡检司、茶场院三大部分,建筑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历尽千年风雨不衰而永存,实属中国传统建筑奇迹之一。1700多年前,作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净明教教主许逊,是为何选择大盘山山脉之玉山为传道和教民制茶之地的,及其至宋以来建修形成的建筑格局,实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风水学术思想指导下产生形成古迹建筑文化的一枝奇葩,只有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理论,才能更好地做好包括玉山古茶场在内的筑有精神文化灵魂的古迹建文物保护工作。

关键词玉山古茶场保护规划风水理论

玉山古茶场万凡摄

第一卷

一、研究的依据

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六条“研究应当贯串在保护的全过程,所有保护程序应当以研究成果为依据”和《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第八条“国家鼓励文物保护规划理论和技术研究创新与运用,提倡多学科结合,提高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水平”等文物法律原则精神,庸瑞对所在的文保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山古茶场,力所能及地作了一些认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供有关领导和著名的专家学者在编制《玉山古茶场文物保护规划》的工作中作点绵簿之力。

玉山茶场庙、古茶场的建筑古迹,据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任吕济民,中国文物学会古建筑专家组组长谢辰生等考证后评价“茶场庙的古建筑是稀有的,在全国少有的”。许多专家一致认为茶场庙、玉山古茶场建筑古迹是全国唯一现存的反映集古代祭祀、管理、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茶叶交易市场建筑古迹。为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理事吕舟教授,提出申报玉山古茶场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想。

吕舟教授在古茶场调研时与厉仲云、胡平良等当地领导留影万凡摄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导理论是什么

庸瑞以为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可能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建筑古迹保护规划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对古建筑本体形式划划线条、画画方圆机械式保护的技术层面,应及时扩展深入到古代建筑理论及所传承的思想文化中,才能更完善地做好古迹建筑的保护工程。那什么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理论思想及建筑技术的指导理论呢?在此就先了解一些中外较著名的建筑理论专家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见解和观点。

1、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风水理论研究》论文集认为,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理学、地质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2、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化研究所韩增禄教授《关于风水的评价》一文认为,风水作为中国古代的建设理论,可以说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理论总结了建筑相关的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和相应的生活经验。

3、东南大学何晓昕教授《风水探源》,分析风水,不难发现其中不少对事象因果关系的歪曲认识或处理,也明显带有巫术的气息,但更多的则是科学的总结。……风水理所当然地是传统建筑理论的一部分

4、日本学者郭中瑞《中国人街》风水学相对于环境景观而言,还是一种宇宙论的解释,也就是说它并不单纯是关于环境景观的学问。

风水是古代中国环境规划的理论。……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的运动直接与人相关,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成的“生态学”对自然界的理解是一致的。……风水的实质……使建筑与自然相融合。

5、韩国学者尹弘基博士认为,风水是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

当今许多著名的建筑理论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一致认为,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明确、肯定地讲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导理论是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它蕴涵着自然知识、人生哲理,以及传统美学、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它的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及其行为需要的最佳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致善境界。

茶场留影万凡摄

玉山古茶场万凡摄

玉山古茶场万凡摄

附 目

第一卷(本卷)

一、研究的依据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导理论是什么

第二卷(下卷)

三、探龙寻脉

四、宅法遗韵

第三卷

五、茶场建筑,古迹新韵

六、修缮工程,宅法评析

第四卷

七、略说古建保护规划之理念

八、茶场庙会,日月同辉

第五卷

九、古茶场保护规划的设想意见

1、应注重建筑古迹的环境古迹保护

2、茶场庙传统农耕文化区的保护规划

第六卷

3、文化广场的选址、规模和形式

4、民俗宗教活动膳宿用房和茶文化展馆建筑

第七卷

5、玉山古茶场与浙中村的规划

6、周边历史遗迹和茶亭的保护

第八卷

7、古村旅居山庄的开发性保护规划

8、社会组织的保护规划

第九卷

参阅文献

一 参考书籍文章

二 参考法律

三 参考技术性资料

四 参考社区访谈意见主要人员

玉山古茶场万凡摄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