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好喝有钱花,清代嫔妃的月俸禄有多少,放到现在是什么水准?
有身份,有地位,管吃管住还有工资,不用接送孩子上学,还不用做家务。即便是晚上尽义务靠抽签,每天吃得饱,穿得暖,不开心了还能朝丫环们撒撒火。
如果现在还有这样的空缺,相信抢着去的人依旧不在少数。咱不说别的,就算是不得宠,那每天的日子也过得比普通官宦人家好太多了。
清朝的嫔妃制度
清朝发迹于东北的女真部落,当年努尔哈赤靠着十三副铠甲,起兵建立起了后金。谁也没曾想到,当年被大明按在地上摩擦的女真人,竟然仅仅用了数年时间,攻占了大明的江山。
由于清朝统治者发迹于关外,其自身文化水平与休养较中原地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清朝吸取了当年蒙古失败的教训,努力让自己融入整个汉文化当中,以便于用一个小的人口基数,用来统治庞大的中原人口。
于是,他们干脆就直接“抄作业”,大量照搬明朝的制度,毕竟,明朝这套制度也是经过几百年摸索沉淀出来的东西。
除了一些关系到天下大事的制度之外,就连明朝后宫制度,清朝统治者在初期也选择了照搬。
就连皇帝不能在嫔妃那过夜的制度都沿用了。后来几经调整,清朝后宫的标准配置也基本定型。
清朝的皇后嫔妃共分为9个等级,分别为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皇后、皇贵妃、贵妃以及妃和嫔,人数方面都是有严格的配置要求,并不是想设立多少就设立多少。
其中,皇后只能设立一人,皇太后多会根据情况,设立一至二人。除此之外,皇贵妃只能设立一人,贵妃两人,妃子四人、嫔六人。
在这个配置之下,只允许缩减,不允许随意增加超过规定的配置。
在后宫中,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在后宫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嫔妃恃宠而骄叫板皇后的桥段,是不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
要知道,嫔妃们每天的日常活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给皇太后和皇后请安,谁要是不去,就要提前请假。
皇后还能决定谁的牌子能够放到内务府的托盘上,甚至连祖宗规定,嫔妃不能陪皇帝过夜的规定,只要是皇后点头,这都能改动。由此可以看出,皇后在后宫的实力,真不是盖的。
皇后以及嫔妃的工资是多少
清朝后宫嫔妃既然有着严明的等级要求,除了体现在权力方面,在待遇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皇太后 1人(可分宫女12人)年例:金20两,银:2000两
皇后 1人 (可分宫女10人) 年例:银1000两
皇贵妃 1 人(可分宫女 8人) 年例:银800两
贵妃 2 人(可分宫女 8人) 年例:银600两
妃 4 人(可分宫女 6人) 年例:银300两
嫔 6 人(可分宫女 6人) 年例:银200两
贵人 (可分宫女 4人) 年例:银100两
常在 (可分宫女 3人) 年例:银50两
答应 (可分宫女 2人) 年例:银30两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皇后的年薪与答应的年薪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知道,在皇宫中,她们的吃住以及宫女的开销,全都不用嫔妃们承担。
这些发到手里的年例,可以完全当成纯收益来看。
除了上面所说的年例之外,后宫嫔妃们吃饭也是由国家出钱的。下面看几个有代表性的级别。皇后作为最高级别,每天都可以领到猪肉16斤,羊肉一盘,鸡鸭各一只。除了这些之外,米4升,面粉9斤,蔬菜水果若干。
最低级别的答应,虽然过得比较拮据,但总体来说,她还是能够领得到1.8斤的猪肉以及2升米,个人吃已经是足够了。
后宫嫔妃的工资收入,放到现在是什么水平
要知道,后宫嫔妃平时的吃喝用度以及穿衣打扮,都是由内务府包办,走的是国库开销。单纯看收入我们可以看到,皇后每年要有2000两白银的岁例。
在清朝,不同的时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原则上来说,1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到1500文钱,通常按照1000文来计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吊钱。
不少人认同,1两银子折合人民币300元左右,但是我认为,这种计算方法有失偏颇。由于年代久远,应该以购买力来折算比较合适。
在通货比较紧缺的时候,2文钱可以买1升大米。按照劳动投入情况可以看出,当时大米的价值要比现在至少高一倍有余。
一两银子可以买500升大米,也就是折合750斤。按照现在的价格,1斤大米按照2块钱计算,1两银子的可以与1500元划等号。
那么就可以计算了,皇后的年薪达到了惊人的300万。这个年薪足以媲美上市公司的执行总经理了。
最低的答应,年薪30两,折合年薪为45000元,相当于一个技术人员的纯收入。
除了常在和答应之外,清朝的嫔妃最低也达到了普通公司中高层以上收入水平,年薪在15万以上。
额外奖励有哪些
这就是为何嫔妃们拼了命都要去争宠的原因,除了固定工资的提高之外,皇帝一高兴,赏赐给她们的奖励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比如嫔妃的生日,亦或者是哪个嫔妃生孩子了,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赐予各式各样的奖励,比如像我们常说的金瓜子,那如果给一把的话,简直不要太爽。
要知道,这一部分就相当于奖金,奖金的数额是根据个人的表现争取来的。皇帝只要是高兴了,珍珠、宝石、玉器、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秒杀岁例的存在。
后记
综上可知,后宫嫔妃堪称“真名媛”,即便是最不给力 答应,一年杂七杂八地加起来,最少也得十几万以上。
在我看来,嫔妃这个群体,真的是“躺赚”收益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