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都看好的学校,最终也走向覆灭
在中国,每年七月是千万高考学子家庭的煎熬日,几人欢喜几人愁。尽管高考改革的步伐在不断的迈进,但这条独木桥还是无数家庭通向人生至高点的唯一路径。
近期,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回归素质教育的初心重新燃起。国家对未来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现实意义,未来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人才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又该赋予孩子何种生存和竞争力?
很多家长最近都很迷茫,是选择一味躺平还是暗自鸡娃?所谓幸福的童年还是尽可能让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和学识?这些话题在无数家长群里日夜循环往返。那么今天,我们何不来看看未来的教育方式会是什么样的?
Altschool给了一个参考。
01
孩子书包里装的不是课本,而是电脑
在2013年,前谷歌高管MaxVentilla创办了Altschool,截止至2017年5月,创办短短四年,Altschool便获得了1.73亿美元的融资,其中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占了大部分。
Max向投资人承诺Altschool将成为一所科技化、普及化的创新型学校,而事实上,Altschool也确实是在向这方面努力发展。
在Altschool的学习是没有纸质课本的,校方会根据学生的年龄为他们配备iPad或者Chromebook等智能产品以便使用电子课本。
Max带领软件工程师团队为Altschool设计了一款专用软件——个性化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在系统上获取知识,老师能够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家长能通过学校的摄像头关注孩子。
Altschool没有固定的课表,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喜好量体裁衣,在软件上为学生规划出一周的专属“任务清单”。而高达1:5的师生比则可以保证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有足够的关心与照料
Altschool没有采取传统的年级制度划分学生,而是采用了混龄制,以上下两到三岁为阈值进行分配。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学生在数学方面富有潜力,那他可以以传统教育五年级的年纪学习传统教育七年级才能涉及的知识;还是这位学生,如果他在语文方面不尽人意,那他也可以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继续学习语文。
总体来讲,Altschool会保证孩子一直在和他同一水平的同学一起学习。
此外,Altschool还会安排学生每周都有一次外出实践,去往博物馆或者科学研讨会,给孩子们接触世界的机会。
孩子们每天还有一个多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他们可以选择在操场玩大型积木,也可以到附近的公园享受踢球、做瑜伽、玩飞盘等活动。
Altschool集高端的科学技术、青年才俊的教师、先进的理念于一身,几乎是所有父母梦寐以求的学校,从这方面看,也不难理解扎克伯格、乔布斯妻子为何会给予大力支持。
02
大厦在建成的那一天,轰然倒塌
Altschool的模式很诱人,但烧钱的速度也非比寻常。在扩大运营后,为了保证高师生比与个性化教育平台的后续优化,Altschool一年的运营费用高达4000万美元。为了继续软件的研发以及后续债务的偿还,Max选择关闭部分学校,减少运营支出。
这也意味着有上百个家庭的孩子在一夜间失去了学校,更大的问题是,由于Altschool采取的是混龄制,这些学生无法确定所学知识的衔接,这将使学生们耗费更久的时间来弥补之前的短板课程。
对此,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感到震惊与愤怒。有的家长主动提出抬高学费,有的家长甚至专门为此发起了请愿,试图挽留学校。
但很可惜,在2017年,Altschool最终还是关闭了四所学校。
节省开销的同时,Altschool也开始尝试向其余的学校出售个性化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数量,收费150美元-500美元不等,但软件的出售业绩恐怕并不能让Max感到满意。
Altschool一年的学费是30000美元,相当于美国老牌私立中学一年的费用,对学生的入学也有着严格的筛选,不仅仅对学生有选拔要求,甚至家长还需要参加面试。以2015年为例,3500人报名,却只有200人被录取,录取率仅为17:1。
对于大部分的公立学校来讲,Altschool很明显是服务于“有钱人”的学校,它的学生仅仅起点就比同龄人高不少,适合Altschool的学生的产品系统不一定能适合其他人,很难激发起公立学校的购买意愿。
在2019年,Altschool宣布将所持有的线下学校转让,并且将一部分学校出售给HigherGround Education。Altschool随后也更名为AltitudeLearning,Max表示将继续在个性化教学系统上深耕。
在2021年1月,Altschool将目前研发的个性化教学系统也出售给了HigherGround Education,从此变成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
说到底,Altschool更像是资本家进驻教育行业的一次尝试。但教育行业与科技行业不同,在科技行业创业要快,要向投资人展示快速盈利的能力;在教育行业创业要慢,需要持续地深耕,以数年为周期一点点地印刻教育痕迹。
近几年来,国内涌现了不少打着“源自美国”、“源自硅谷”旗号的小微学校,以普及素质教育为己任,开办年限不长,学费倒是相当的“贵族化”,希望Altschool的教训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参考。
写在最后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大都切身经历过应试教育的模式。回首望去,应试教育的实质是对每一代人人生轨迹的分流;而从小接受的乐器、绘画、舞蹈等等素质教育涉及的内容才是贯穿我们一生的爱好。
应试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手段,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试教育像股票,短期持有,最高点抛售最大化利益;素质教育像是基金,长期持有,开始并不出彩,但后期发力。
其实,不管是传统型教育还是创新型教育,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只是教育孩子的一种工具而已。既然是工具,那只要适合孩子,趁手就好。
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希望孩子们能站在一个更好的平台上,希望孩子们未来的路走得更宽、更平坦,人生过得更幸福。
况且,从目前的国内的教育政策来看,短期内应试教育是无法被替代的。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的门槛太高,太容易加大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反倒是应试教育是少有的、只要拼命就能改变命运的的途径。
说到底,对于我们家长来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都是必要的,可以有偏向,但不能走极端。素质教育是为了给孩子培养一个他喜欢的、能提升修养的爱好,应试教育是为了他有一个更好的人生开端。毕竟中国的学生们最终都会汇入千军万马,杀向高考这座独木桥。
话说回来,您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偏向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