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网红小巷里,竟藏着一所古代南京城的“职业培训学校”!
穿古装,逛古巷,
撩人的秦淮夜色里处处皆景,
置身其中、一秒穿越,
体验六朝风雅、唐宋繁华。
百业齐兴大板巷,千秋一脉熙南里。
这个网红小巷里,
藏着一所古代南京城的“职业培训学校”。
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老门东香铺里飘散出味道,
竟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漫创意。
烟笼寒水的温柔,桨声灯影的繁盛,
本期《游遍江苏》,
一起来享受诗情画意的南京秦淮夜色吧!
秦淮·戏院里
画舫凌波,灯影桨声,十里秦淮,千年繁盛。过去这里是莘莘学子心目中的天下文枢,而今早已成为南京最亮眼的经济名片。
夫子庙门前的贡院街商铺林立、车水马龙。浩然、孙倩的第一站,就是贡院街上的“秦淮·戏院里”。
据悉,秦淮·戏院里的项目理念出自一幅明代古画——《上元灯彩图》,该画细腻描绘出南京市民在夫子庙买花灯、逛闹市、看大戏等热闹场景,再现了上元节日欢腾的盛况。秦淮·戏院里从画中提取出灯彩、商贾、民俗演艺等一系列秦淮在地文化,将它们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将秦淮灯会搬入室内,打造出一场永不落幕的繁华灯会。
走进秦淮·戏院里,山水景观、炫目灯彩,身临其境的“上元灯会”让游客一秒入戏。
人像速画、魔术教学、首饰DIY等新潮体验,也让人乐在其中。
沿着灯山拾级而上,浓浓的魔幻风扑面而来。以鳌山灯为创想的巨型灯山,融合市集、山水景观、灯彩、全息投影、雾森、表演等为一体的多媒体灯光演艺秀……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梦幻的舞台,配合着神奇的变脸表演,让游客纷纷驻足,鼓掌叫好!
熙南里街区
“品南都繁会,约在熙南里”,这句话这两年在南京的市民中闻名遐迩。
熙南里街区里的大板巷,从古至今都是民间艺人展示自己的舞台。对联“百业齐兴名都繁会喜闻见,千秋一脉雅韵弦歌贯古今”诉说着它的历史。
何为“百业齐兴”?原来,大板巷周边曾有弓箭坊、铁作坊、铜作坊、银作坊、锦绣坊、踹布坊等,金陵十八坊齐全。外地人到南京来,先得到大板巷习艺,学成后再到周边就业。这儿简直就是古代南京城的“职业培训学校”!
而“千秋一脉雅韵弦歌贯古今”,则与甘熙故居有关。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就位于熙南里街区。黄梅戏大师严凤英,曾在此学习。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白局,也将这里作为传习、表演的基地。
△甘熙故居航拍视角,图自视觉中国
提到南京的灯市,不少人会提到夫子庙。其实,古时南京灯市的“主场”并不在夫子庙,而是在笪桥一带。
笪桥在如今熙南里街区评事街的北端。这里的灯市可追溯到六朝时期。清代甘熙在《白下琐言》中记载:“笪桥灯市,为金陵一胜。在评事街迤南一带,五光十色,尤为冠绝。”
琳琅满目的灯市,人头攒动的街巷,熙南里的夜让人流连忘返。而最动人的,是这里还有一家24小时书店。每一个人都可以推门而入,翻看每一本书。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
白天,老门东是青砖灰瓦的静谧市井,到了夜晚,则摇身一变成为霓虹闪烁的潮流之都。
国潮文创、街头音乐、美食小吃……老门东的夜色里,让你尽享食色声香、人间烟火。
而在酒足饭饱之余,看一场话剧、听一场相声,更是这里最具魅力的夜间体验。老门东有一家德云社,也是南方第一家分社。喜欢看德云社相声的游客,可千万别错过~
不仅有德云社,这里后期还即将开放引进开心麻花的剧场,以及电影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夜间的消费需求!
如果你想带回点伴手礼,沸氏香铺是个好选择。看过《甄嬛传》的你或许对鹅梨帐中香有印象,里面的角色安陵容就给皇上做了这款香。
鹅梨学名榅桲,像梨子又像苹果,是产于新疆或土耳其的水果。
鹅梨帐中香是一种古方,来自于南唐后主李煜。传说他与第二任皇后小周后,晚上会在帐中点檀香和沉香,因担心着火,便找来了鹅梨,切一下,把沉香檀香放进去煮。这样一来沾了梨子的香气更为芬芳,还不会着火。
在老师的指导下,孙倩体验制作鹅梨帐中香,切梨、挖孔、填香、蒸煮,在水与火的催化下,梨香与沉檀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散发出的气味让人更加陶醉。
MO音琵琶街
据介绍,相传在明清时,人们在街面上铺长石条,下面有水道。遇到下雨天,古南京人出行,会穿着皮靴或者棉布制成的靴子,再浸以桐油,在鞋底钉上防滑的白铁钉。白铁钉走在石条上,伴随着下面的水流声,发出叮叮咚咚的琵琶乐章,琵琶街因而得名。
2021年,古老的琵琶街经过升级改造,加入诸多时尚元素后,以“MO音琵琶街”的身份重新亮相,立刻成为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街,也为夫子庙这片传统旅游区注入新鲜血液。
根据琵琶街的地点、人物、朝代去设置的沉浸式剧本推理游戏《旧巷奇谈》,更是让浩然穿越古今、脑洞大开。
老街区老门东,
灯火璀璨,游人如织;
熙南里的彩灯和非遗手作,
展露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琵琶街的沉浸式戏剧,
完美地串联古今……
除了大名鼎鼎的夫子庙,
这些不一样的秦淮夜色,
值得你在灯火阑珊里回味千年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