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抢座事件大反转?不可轻信一方言论,背后可能另有隐情
文/云校生
高校食堂,一到饭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几乎很难找到一个吃饭的位置。为了抢夺先机,很多大学生利用时间差来占座,引起了很多学生的不满。前几日,南京某大学食堂内,一男一女就因占座问题引发矛盾,此事在网络上不断发酵,但近日似乎有了新的反转。
高校食堂抢座事件大反转?
11月1日,据有关报道称,于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食堂内,因占座问题,男生扇了女孩一个耳光,还口出恶语,此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在相关报道发出后,迅速登上热搜,男生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被网民们大肆谩骂、攻击。
不过也有人质疑:男生戾气再大,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出口成脏、大打出手,事实真的如报道所言吗?
近几日,故事出现了诸多版本,都是食堂“亲历者”的表述。先前第一个站出来的“亲历者”发言称:女生先占座去打饭,男生不顾及座位上的“占座标识”也在同一个位置坐下,然后女生回来,两人就此问题发生矛盾,随即男方大骂并大打出手。
事情发酵到一定程度后,有其他亲历者发言:是男生先占的座位,女生到食堂后把男生的东西扔到了地上,男生打饭回来后,效仿女生的行为,把女生的东西也都扔到了地上。于是矛盾升级,女生对男生大骂并动手,男生也只是还击而已。
这两个故事版本偏差很大,哪一个才是事件的真实反馈,大众不得而知。虽然有视频,但视频掐头去尾,很难看出事件的前因后果,只等后续院方和警方的调查结果了。
占座不可取
在用餐高峰期,占座似乎成了大学食堂“约定俗成”的规则。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都是在课后直接到食堂就餐,书包、课本等都很妨碍打饭,于是就会把物品放在没人的桌子上,既能够实现快捷打饭的目的,也正好当做占地之用。大部分大学生们对这种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有时因没有座位而心有怨言,但也不会表现出过大的恶意。
不过,从本质上来讲,占座就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理应被管制、禁止。利用时间差占座这种行为,学生应该尽量避免,学校也应该对此进行有效的管制。比如:把占座者的“占座装备”收起来放在某一处,让占座行为无法实施;将“禁止占座”纳入学校管理规章之中,用制度约束占座行为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约束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占座等问题的发生。
涵养不可缺
无论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暴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大学生,是数十年教育的结晶,理应是最有涵养的一批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发生了很多社会影响极大的恶性事件。可见,涵养与学历无关。
涵养很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一直推崇的优秀品质,大学生需要时刻注重自身的行为,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涵养。大学学知识很重要,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自己的涵养、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很重要。
一家之言不可信
社会事件反转的例子还少吗?以影响恶劣的“吴某凡”事件为例,事件不是一再反转吗?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事实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是自媒体平台“博流量”的一种手段,也可能只是一家之言。因此,在事件没有明晰之前,不要轻信一方言论,这真的很可怕。
大众对社会事件的评析大多出自自己的正义感,但不顾事实的正义感可能是一把伤害他人的利器。一定要记住,事件发生后,不要先“挥刀”,毕竟谁知道会不会伤及无辜呢?
其实,无论此次事件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知道占座不可取、涵养不可丢、一家之言不可信。在事件尚未水落石出之前,一定不要让恶语中伤他人,否则,你就可能是帮凶,是其他人手里的一把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