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他是红军长征追剿急先锋,打一仗老蒋称耻辱,建国时参加开国大典

来源:怪我痴情于你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1-22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英雄的红军为摆脱敌人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根据地,在这条铺满血与火的路程,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中,面对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环境险恶,粮食短缺的环境,发扬百折不挠的意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凝聚成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军的长征途中,最险恶的莫过于身后如虎狼般的敌人追兵,其中有一路追赶红军最厉害的,他率部狂追近两万里,从赣南根据地开始一直追到四川、陕西,他便是国军陆军中将,第四军军长的吴奇伟。

吴奇伟,字晴云,别号梧生,广东大埔湖寮镇密坑村人,在家中兄弟排行第四,因家境贫寒,10岁那年,离家到外地的店铺里当小伙计,他聪颖好学,做事勤敏,得到人家的资助上学,先后在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武昌陆军小学学习,再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于第六期,从军后任见习排长,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

后来,在军阀混战中,吴奇伟逐渐脱颖而出,当上了粤军师长,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便投奔了蒋介石,当上了第四军军长,当时蒋介石围剿红军正紧,而且他喜欢派杂牌军与红军作战,达到既然削弱红军,又消灭杂牌军的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美事。

在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时,吴奇伟任中路军第二纵队指挥官,可惜他刚与红军接触,就被埋伏了的红军左右夹攻,损失过半,后来被红军牵着鼻子走,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

紧接着对红军第五次大规模“围剿”时,吴奇伟任北路军第七纵队指挥官,指挥第四军和大埔老乡郭思演的第99师。他坚决贯彻蒋介石的作战方针,每深入一地,即修筑碉堡,既作防御工事,又当封锁堡垒,逐步推进,避免孤军深入。

由于当时中央红军由缺乏实际经验的中央临时总负责人博古,长于城市保卫战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指挥,采取强攻硬拼的战术,导致反“围剿”失败,红军被逼撤出根据地,进行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江西赣南大地秋风萧杀,寒气袭人,嘀嘀嗒哒的军号声像刀子一样揪割着根据地人民的心肺,中央纵队及中央红军8.6万余人离开根据地,踏上漫漫长征之路,红军将士们背起背包,挎上了枪,走向夹道欢送的人群。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这时的吴奇伟被蒋介石任命为追击红军先锋,一路尾追长征中的红军,跟红军可以说是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1935年2月,云南扎西会议后,利用敌人对红军要北渡长江的判断,出其不意,挥师向东打击战斗力最薄弱的黔军王家烈部,以运动战主动消灭敌人,再渡赤水回师遵义,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急令吴奇伟向贵州挺进,配合贵州王家烈地方部队,不惜代价夺回遵义。

吴奇伟率部进入忠庄铺,增援遵义,曾一度占领城郊老鸭山主峰,然而,在红军的猛烈攻击下,城南的红花岗、老鸦山一线高地失守。

此时,吴奇伟对于是否反攻遵义举棋不定,于是召集师、团长开会,商议对策。会上,各位“中央军”将领都认为只要发动攻势,红军就会撤离遵义,因而一致主张攻击。吴奇伟听后当即决定向遵义进行反攻,经过6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阵地丝毫没有被攻克的迹象,吴奇伟却得到报告说,红军两支部队向他的指挥所迅速袭来。

这一出敌意外的打击,让王家烈、吴奇伟大惊失色,仓皇逃走。前方的两个师闻讯后立即溃败,红军乘胜追击,一支部队插至乌江北岸,切断敌军的退路。吴奇伟急令在江南的一师国民党军过江救援,但该师师长却回答:江北已经兵败如山倒,救援已经没有意义,巩固江南阵地才是当务之急。当红军追至乌江边时,已逃过江的吴奇伟竟下令砍断浮桥,才避免成为俘虏,但落在后面的1800名敌军因无路可逃被红军缴械。

此役,红军在5天之内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击溃和歼灭敌两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胜利。此役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长征开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士气大振,蒋介石称此战为“国军追击红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吴奇伟的兵力损失过半,他本人也幸亏上司薛岳为掩饰败绩,将伤亡损失数字压缩,同时自请处分,以求得蒋介石的宽恕。吴奇伟才顺利过关,免受处分,并重整旗鼓追击红军,“立功赎罪”。

当然,这名追击红军的急先锋,在抗战中还是坚决全力抗日,他担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过"八一三"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之万家岭战役、南浔线会战及鄂西战役等,屡创日军,还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吴奇伟表现出对继续内战的厌倦,长期托辞或处理家务或养病,置身局外,1949年5月,思想逐步转化的吴奇伟积极筹划粤东起义,和蒋介石彻底决裂,由其领衔,带领导其他7位广东国民党军政人员联名的起义宣言在龙川老隆发出,粤东起义成功,梅州大部、惠州一部提前解放,他加入了人民的怀抱。

吴奇伟起义有功,加上抗战有功,以前“追剿”红军的劣迹既往不咎,建国时,吴奇伟作为华南人民解放军的代表之一,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49年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广州大学董事会董事长。1953年7月10日,吴奇伟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3岁。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