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朝鲜印象派谱系中的金庸禄
2022年新年伊始,今朝美术馆为朝鲜印象派代表性画家金庸禄先生策划第二次中国个展。展览期间,特别访谈朝鲜艺术研究的学者、策展人包贵韬先生,请他就朝鲜印象派谱系,以及金庸禄先生的艺术史价值,进行了学术层面深度梳理。
访谈:朝鲜印象派谱系中的金庸禄
今朝:最近两年,我们为金庸禄先生策划了两次个展,六次展中展,在展览策划和作品著录方面,尤其是学术研究的跟进,有了比较长期的打算,也逐渐形成了长期推广的方案。当然,这种合作也得到艺术家本人的首肯。就您的研究领域来看,金庸禄先生在当代朝鲜艺术史中,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身份?
包贵韬:选择金庸禄先生作为合作推广艺术家,从美术馆角度看,我认为是一种战略眼光。朝鲜艺术输出已逾30年,哪些艺术家、哪些艺术流派意义的作品能够承前启后,代表当下朝鲜艺术的价值。应该说也逐渐有了大体的眉目。就金庸禄的艺术创作而言,无论是在朝鲜国画方面,还是在朝鲜油画方面,他的艺术成就都堪称大家。最近十年,我和金庸禄先生有过多次接触,也能够感受到他作为当代朝鲜重要艺术家的使命感和创作激情。从朝鲜艺术史的角度看,印象主义谱系的朝鲜化,是七十多年朝鲜艺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应该说,朝鲜优秀艺术家在二战后朝鲜艺术民族化的道路上,取法印象主义作为重点。既涉及到“越北”艺术家主要留日的历史语境,也关乎艺术家们如何在印象派范畴自我呈现以及个人化、主观化的张扬。后者对于部分重要艺术家在朝鲜现实语境中,选择艺术表现空间有很大的价值。显然,金庸禄是朝鲜印象派60年代出生艺术家群体中的代表性人物。
今朝:最近十年,今朝美术馆在倾力打造“惟美无界---当代朝鲜油画精品展”品牌过程中,也有深切体会。中国艺术品市场日趋国际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庞大吸纳能力,让中国的藏家们也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其中,很多对印象主义绘画非常了解的藏家。他们对朝鲜印象派的关注出乎我们意料,有些人差不多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注意朝鲜印象派。所以,我们在整理印象派朝鲜艺术家的策展方案时,也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像金庸禄先生的作品,始终有比较重要的藏家在关注,尤其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藏家。有时候我们觉得,金庸禄先生的作品在展厅中都不用做更多介绍。您怎么看金庸禄作为朝鲜艺术国际化代表性艺术家的艺术史意义?
包贵韬:中国艺术品市场日臻成熟,也必然更为国际化,关键是在艺术家、艺术作品价值引领、发现、建构等方面,会在全球化背景下拥有更大话语权。这一点毫无疑问。具体看,在大中华文化圈范畴的国家及艺术家们,经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值生成和建构,会更加便捷和确切。这些年,香港市场作为亚洲艺术中心之一,已经有了很好的范例。近年来北上广深、江浙等国内最具开放度城市和地区,对朝鲜艺术的接纳,也可以看出端倪。也就是说,强大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可能主要是艺术品流通的接纳者,必然会成为艺术品价值的发现者、建构者和操盘者。其结果与此前的欧洲主导全球艺术市场艺术价值和二战后的美国主导全球艺术价值的规律完全一致。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主要还是大中华文化圈国家的艺术家们,可能会有些偏得。
至于像金庸禄先生这样的艺术家,经由中国的国际化价值已经生成,与其它外国艺术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市场价值生长空间。所以,金庸禄也好,其它能够真正意义上国际化的朝鲜艺术家也好,他们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包括学术研究方向,取得成功,代表朝鲜艺术的亚洲艺术史价值,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今朝:您怎么看朝鲜印象派谱系的重要艺术家,能做出大体的分析和说明吗?
包贵韬:从现有的可靠文献看,可以做一个一九四八年朝鲜建国以来的印象派谱系的大致梳理。从文献看,早期越北艺术家的资料比较多,也能够清晰的呈现这批主要留日艺术家的作品文本。这方面工作来自韩国艺术机构和藏家的文献较多,也特别有价值。包括韩国一些大企业特别有责任感,他们购藏了大批越北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就中国专业艺术机构来说,今朝美术馆馆藏朝鲜越北艺术家作品,也应该是比较多的,也做过相应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越北画家中,金观镐、金周京、鲜于澹、吉镇燮、崔延海、林君鸿、金晚炯、韩尚益、郑温女等等,有一个比较大的名单,这些艺术家在一九四八年以后,一方面自己的创作持续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另一方面培养了大批朝鲜第二代、第三代印象主义谱系的艺术家。他们是真正意义上朝鲜艺术早期国际视野的保证。接下来主要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郑英华、金昌盛、卢申贤、金尚勋、金炯哲、崔帝南等人。
五十年代出生的洪天星是朝鲜印象派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与金庸禄先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六十年代出生的朝鲜印象派重要画家金相淑则是洪天星的学生。由于印象主义朝鲜化是几代朝鲜艺术家的共同追求,所以,洪天星在朝鲜印象派中的艺术史价值非常重要。六十年代出生的主要是金庸禄、金相淑、崔成德、金有光等。应该说六十年代出生的朝鲜印象派画家队伍比较大。这部分艺术家由于在朝鲜艺术输出中市场化比较早,所以,可能有些失掉艺术操守的人就比较难以确切价值,尤其是艺术史身份。七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更多,由于作品仍在成熟进程中,这里就不一一点出画家的名字。倒是有一位青年画家特别值得关注,就是赵洙贤。当然,朝鲜印象派的研究是一个学术项目,还需要更多文献梳理和深入观察。
今朝:您从艺术史角度对朝鲜印象派做了一个梳理,那么从朝鲜艺术收藏入手的角度,是不是可以重点关注印象主义朝鲜谱系的画家?您对这一谱系的艺术收藏有什么样的建议?您对收藏金庸禄作品有什么样的建议?
包贵韬:朝鲜印象派涉及非常庞杂的艺术家队伍,并非所有艺术家都有较好的收藏价值。首先要关注每一个时期的代表性画家,同时也能从中建立个人的“偏好”,收藏而言,喜欢是第一位的。其次,要从朝鲜艺术输出的国际化现场中,找到那些真正由专业机构推动价值建构的。也就是有专业机构代理、推广、著录,并真正从学术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的艺术家,才可能更好地脱颖而出,代表朝鲜印象派的国际化价值。第三,要对艺术家的作品有较多的了解面儿,比如通过个展、群展,去更多了解这个艺术家的作品,从而建立宏观的把握。反之,只能偶尔看到很少的作品,就无法对艺术家进行深度分析。对于收藏而言,其可靠性就是问题。尤其是要注意那些只管卖画,不管推广和学术研究的卖方。第四,“艺价比”很重要,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艺术家,很可能价格并不高,金庸禄先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其市场价位不高有一个关键因素,此前他被视为朝鲜画画家,他的油画作品只在一个比较小的藏家圈子里。事实上从艺术史角度看,在油画和朝鲜画两个方向,他都堪称大家。
我个人认为,金庸禄先生作品中的“贝叶里”系列、“南江”系列,还有“冬景”系列是当下他作品收藏的重要部分,尤其是“贝叶里”系列,是他近年来创作的重点。贝叶里是朝鲜九世纪一个重要的佛教胜地---贝叶寺的所在地,关于贝叶寺及其住持贝叶大师在新罗时期有很多传说。现在贝叶里则是重要的朝鲜影视拍摄基地,显然,贝叶里已成为金庸禄的“圣维克多山”,他亦如塞尚一样,要画出更多贝叶里系列的艺术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