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夫:和观众来一场“闲聊”,看一看“上海表情”
“我塑造的玩偶们已经走出了我的笔端,他们属于大家。”海派艺术代表、知名艺术家俞晓夫说。
2022年1月22日,俞晓夫个展“表情”——俞晓夫闲聊艺术展将在索美W&S Art Space开幕。
海报
“上海表情”下的“上海味道”
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线上还是线下,大家对于俞晓夫的绘画风格有个一致的观点,即典型的上海味道。“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老上海是座风情万种的城市,由于几十年的浸润,我会多少有些婉约,但同时不误宏大叙事,照样也具有敢问天下的历史担当,不是吗?党的一大会址在上海不是假的。”
作为当代海派艺术的代表 物之一,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选上,俞晓夫的油画《我——轻轻地敲门》因为落选 引起美术界舆论的 哗然。但他也因此一战成名,《我——轻轻地敲门》成为海派经典艺术与海派人文精神的代名词。
俞晓夫的作品常常使 觉得新鲜,有 种撞击 的 量。他的画意象丰富,境界深邃, 论是刻画 物还是描绘景物,他都能 独特而锐利的笔触深 事物的本质,使读者 对他的绘画感受到历史的深沉呼吸,感受到艺术家对他所处时代的与众不同的思索。
他喜欢 荒诞不经 复杂的意象表现历史。不同时代的 物,不可思议地出现在同 画 中, 物沉思的表情和冷静的 光,以及活动在他们周围的斑斓幽光融为 体,给 以 限遐想。
电影《爱情神话》将上海这座海派城市的小资情调及市井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海派文化、上海情节、上海表情引发了广泛热议。此次展览,俞晓夫作品中的一张张表情既是艺术家提炼的生动的人类表情,也是上海这个充满人文精神的城市表情——上海表情。
展出作品巜一对》上,画着一个抱着狗的老克勒。看似一致的表情,但一个受宠一个溺爱。“啤酒肚,吊带裤,老克勒也。”俞晓夫说。
《一对》
“严格来讲,我应该也算在上海老克勒这一档里。”俞晓夫告诉记者,但他也说自己“外表看勿大出”,“一点不刻意,也没有定点喝咖啡的绅士风度,不玩品牌,只是闲暇时欢喜随手涂点外国漫画小人白相相。”
俞晓夫自称习惯用法国人普鲁斯特巜追忆似水年华》之意识流的写作方式去作画。同时,他的作品夹杂着上海老弄堂里散发出来的市井气息,还有点狡黠。
“那些幽默、灵动的笔触,是上海本地产的。或许是自身就有的,也或许曾经被贺友直和程十发启蒙过?说不定的。”俞晓夫说。
《银婚》
在大作品和小作品之间来回走动的杂家
漫画一直是俞晓夫的个人偏爱,他对中外漫画家如数家珍。俞晓夫回忆:“当年,我像一个自由撰稿人,混迹于连环画、外国文学小说插图领域。”他在五六十岁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拣起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连环画的方式在上海《新民晚报》副刊上连载,和大众分享。
因为涉足甚广,自然历练有加,得心应手。俞晓夫评价自己:“我是个在大作品和小作品之间来回走动的杂家,大画小画互补,完全没有井水不犯河水这一说。”
《绣色人物》
这次的纸本个展所画主题是曾经在《新民晚报》副刊上连载过的、图文并茂的《俞晓夫闲聊》的延续。“表情”是这次俞晓夫个展的主题。他解释:“其实和我的大画一样,意在通过我《闲聊》里塑造出的、一个个我称之为玩偶的中外小人物们,包括新近应景加入的老虎,通过他们萌萌的表情,给这个有时很无奈又很无助的冷暖世界,给他们自己,其实是给我自己一个最深沉的安慰。”
展览将展至202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