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天才陈景润,47岁娶29岁漂亮女军医,唯一儿子现状如何?
任何科学问题最终都是数学问题,数百年前,哥德巴赫提出的猜想引得历代数学家竟折腰,人们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头顶王冠,可直到白发苍苍也不能如愿,直到东方一个叫陈景润的人拿起了纸和笔。
为了梦想读书
那时中国环境不好,贫苦遍地,当陈家第三个孩子出生,危如累卵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陈景润的大哥理所当然获得了优先入学的资格,作为家中老二,他只能一边当弟弟玩伴,一边帮着做家务。
可自幼聪慧的他每当看到哥哥挑灯夜读,总会来到身边默默陪伴,哥哥一边写作业,一边尽己所能为好学的二弟讲解数学知识。
那时陈景润对阿拉伯数字就有份特殊的敏感性,他经常闲来无事在后院的泥土地上学习算术,父母见此情景非常揪心,经过多方周转,总算圆了二儿子的上学梦。
小学的陈景润让人印象深刻,老师说他格外珍惜坐进课堂的机会,专注力极强,不放过任何上课与课间的时间,尤其对数学课很有感情,别人答不上来的算术题,陈景润总是能轻易解答,数学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学生,在众多同学中他天赋异禀,于是慢慢受到了重点关照。
抗日战争的烽火如燎原之势,学堂上的殷殷学子们也密切关注着时局,民国时大量稀缺理科人才,而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陈景润领会最深,如何建设祖国?他决定从学业做起,将来要成为一位对国家有用的数学家,因为工业和国防都与数学休戚相关。
为了祖国读书
直到毕业前,陈景润的成绩一骑绝尘让人无法赶超,高中毕业时陈景润已经锋芒毕露,由于成绩太优秀被厦门大学录用,专攻数学,那时的生活依旧非常艰苦,陈景润几乎把所有精力扑在哥德巴赫猜想当中,这个困扰着欧洲人300年的谜题难道真的无解吗?
几年的大学生涯让相关专业老师对他佩服不已,其中就包括华罗庚,那时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还缺人才,在华罗庚的推荐下陈景润来到这里工作,一道道深奥的数学公式纷纷被攻克,可他的目光却仍然停留在哥德巴赫猜想。
东方数学奇迹
虽然目标宏大,可在当时却没人看好这项研究,毕竟数百年前,数学巨孽留下的谜团让多少巨匠大师都无法解开,他陈景润凭什么摘桃子?
可人们并不知道,天赋加努力能带来奇迹,这个神奇的东方人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表了1+2的破解,并将其刊登在权威杂志上,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封闭的中国却出现了一位数学天才,在许多世界权威的数学研究所反复论证下,陈景陈景润的研究成果被证明有效。
至此,数学界一位新的大师冉冉升起,他的研究也让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一夜间变成数学强国。
陈景润终于完成了少时的梦想,用勤奋和努力报效祖国,可是经年努力工作,他的身体却如油尽灯枯。
到80年代,初陈景润垮了,经过医生会诊认定为帕金森综合症,这种疾病直到今天仍然是医学难题,身体不由自主,可他的头脑却依旧清晰,时间不多了,他需要留下更多数学遗产给后辈。
于是陈景润开始与死神赛跑,更是没日没夜的挑灯夜战,研究着数学界的前沿课题,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数学难题一个个被攻克,也培养出许多我国急需的数学人才,虽然在数学界享有盛誉,可陈老却从来不摆架子,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数学工作者。
一位称职的父亲
1996年,身体已经不堪重负的陈景润被诊断为突发性肺炎,到了3月,连医生都回天乏术,他终于安然的闭上了眼睛,可生下身后却留下了华夏子孙永远为傲的数学遗产。
62年的生命也许不长,可名字却永远篆刻在丰碑上,今天回头看这段历史,人们记住了陈氏定理,也让世界领略了东方智慧,陈景润不仅影响了自己,还影响了后代。
直到47岁时,陈景润才娶了29岁的爱妻,爱人是位落落大方的美女军医,后来儿子出生,取名陈由伟,孩子从小被培养成数理全才,对音乐更是小有造诣,这全依赖于父亲从小对他灌输了正确的价值理念。
即便在工作极其忙碌的时间,陈景润也没有放下儿子的教育,培养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正因为这种父子相承,后来陈由伟踏着父亲的足迹走入了数学研究领域,可见,陈景润不仅是位数学巨匠,更是一位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