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推荐官|泰祥鲅鱼水饺,美食走向世界
我是山东手造推荐官,我推荐威海荣成市走向世界的鲜美泰祥鲅鱼水饺
饺子,一道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味食品;
饺子,一个华夏儿女耳熟能详的字眼词汇;
饺子,一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中国印;
饺子,一种媲美传统京剧的民俗食品国粹。
饺子节,赋予饺子文化魂灵
2018年4月20日谷雨节,首届中国(荣成)渔民饺子节祭海仪式,在俚岛镇神农国际沙滩海岸举行。活动会场,春风得意劲吹,金色沙滩细软,面向广阔大海,现场阵势宏大,人声密集鼎沸。渔家锣鼓、舞龙耍狮、渔民号子等表演热闹欢腾,异彩纷呈。祭祀团队怀着虔诚感恩之心,嘉宾致辞、喜揭金鼎、宣读祭文、礼拜天地、向海敬酒,表达了渔家人爱海敬海的深情,弘扬了感恩大海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热闹的水饺吃会,各种水饺摊位热气腾腾,与会者可随意观赏水饺的制作过程,品尝鲜美的水饺,领略浓厚的地方水饺文化。蔚蓝的大海边、金色的海滩上,春风阵阵吹拂,浪花层层拍岸,歌舞个个精彩,人们欢声笑语,景象激动人心。
举办此次饺子节,旨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俗美食国粹,打造富有特色的荣成美食品牌——泰祥鲅鱼水饺,做强中华美食文化大文章。渔民饺子节增添了渔民谷雨节的文化内涵,为饺子产品赋予了文化魂灵。
省级鲅鱼水饺非遗传承人于建洋
本次渔民饺子节祭海仪式的发起者,是泰祥集团董事长于建洋,他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饺子食俗传承人。为了弘扬饺子文化,他发起成立了胶东水饺食俗保护协会和鲅鱼研究所,对水饺文化研究精深。谈起饺子,他嫣然专家学者,他说:“现在,饺子不单是一个纯粹吃食。饺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美食,是等同于京剧的食品国粹。作为食品企业,泰祥集团有责任和义务将饺子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泰祥鲅鱼水饺在2013年成功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再努力争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扩大中国饺子文化的影响力。”
水饺历史悠久寓意深刻
于建洋欲将饺子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底气理由足。饺子是古老的中国传统面食。鲅鱼饺子在荣成有着特殊的传说,起源与秦始皇有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前219年、210年两次幸临荣成,主要是到成山头东海求取长生不死仙药。秦始皇特别喜欢吃海鱼,却十分讨厌鱼刺,又生怕被人暗算。有位御厨做膳食时,对无法烧烂的鱼刺毫无办法,便用刀背狠狠地向一条鲅鱼拍去。厚重的刀背将鱼肉拍碎,漏出鱼刺,厨师急中生智,将鱼刺一一剔出,用鱼肉做馅包成饺子。结果,味道特别鲜美,排除了鱼刺危险,营养大补长寿,大受始皇赞赏。从此,鲅鱼水饺广为流传。
民间传说饺子由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张仲景当年首创用面皮包着祛寒的羊肉及胡椒等药材的饺子,作为药用,为人们解除了冻疮疾病。三国时期,饺子发展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据三国魏人张揖著《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即现在的饺子。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饺子名称和工艺日臻完善,三国时称“月牙馄饨”,南北朝叫“馄饨”、唐代为“偃月馄饨”、宋代作“角子”,元代曰“扁食”,明清以后则称“饺子”。饺子在宋代时从蒙古高原传到俄罗斯,之后随着3000万华侨的传播,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千百年来,饺子在人们眼中已不仅是一种食品,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寓意。饺子文化蕴含着世代中华儿女的勤劳智慧,是中国食文化的标志,喜庆、迎新、福祉、好运、如意等都是它的代名词。饺子多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好,到子时吃,这时正值农历正月初一更岁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寓意辞旧迎新、喜庆团圆、吉祥如意。每年正月初一,举国上下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包饺子食之。过年时,人们会在饺子里包藏金银、硬币、大枣等,以卜吉兴,家人食得者,寓意今岁大吉。
亲情、友情、祥和、包容、善良、乐天、团圆、共享是饺子文化的内涵,天地日月,阴阳五行,只要有饺子存在的地方,就会弥漫着温馨与喜气。从皇宫红墙到陋室草堂,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虽然角色不同,可吃饺子传递的讯息一致,始终发散着“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精髓和天人合一的道家境界。文人墨客无不对饺子大加赞美,不论是风雅古诗,还是现代文学,总能看到它贤淑美丽的倩影。
饺子是千年不变的渔家乡愁与守望,当游子归来,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顷刻间,一定乡愁热泪涌流,迸发着儿时记忆,聚成“游子吟”的写照。有诗云:“相隔千里终团圆,举筷入口皆思念,莫道别离愁几许,一碗水饺此中揽。”
当高朋满座,为入学、从戎、升迁、新婚祝福时,饺子一定是必备主食,觥筹交错中光影穿梭,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最美、最纯、最真的大爱场景。
荣成沿海渔家饺子的习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除夕的饺子祭祖;初一的饺子祭新年、祭天地;十五的饺子送年;端午的饺子充溢家国情怀;中秋的饺子寓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团圆美满;结婚的饺子曰为“遇见盅”,象征一见钟情、百年好合;出行的饺子冠以“上马饺子下车面”名分;待客的饺子道出“好吃不过饺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等吉言。还有“五一”“十一”、元旦等节日里的饺子,无不透着纪念、欢乐、爱国情怀。
胶东沿海饺子食俗的形成,既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延伸,又是海洋渔家文化的创新。胶东沿海饺子习俗的形成,与大海密不可分。荣成市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海岸线长达千里,鱼虾资源丰富,渔业生产发达,为海洋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依海而居,择海而生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灿烂的海洋文化。当渔家出海,为感恩大海赐予鱼虾,人们便用水饺供奉龙王与海神。谷雨开洋、谢洋节,虔诚勤劳的人们,抬着少牢、太牢、摆上大枣饽饽、手捧大碗饺子、大碗酒敬大海。此时之场景,正是依依相生、天地轮回的自然逻辑呈现,堪称天地人和的颂歌。高喊渔家号子,以饺子祭海,成为渔家广泛沿袭的传统习俗和信仰,世代绵延不绝,这是渔民精神的底色,更是渔家人最淳朴的诉求,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酒醉饺子
鲅鱼水饺走向世界
泰祥集团集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荣誉于一身,秉承“质量是泰祥人的饭碗、信誉是泰祥人的存款”的竞争定位,积极探索、挖掘、整理鲅鱼饺子食俗文化,打造以中国饺子元素为特征的泰祥美食文化,做实做强鲅鱼饺子产业,让中国饺子走向世界。泰祥鲅鱼水饺靠皮薄、馅鲜、形美、真材实料、原汁原味等优势,2013年申请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迅速打开国际市场。目前已出口到丹麦、澳大利亚、韩国、荷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打响了国际品牌。让包裹着中国食俗文化的水饺,带着鲜香美味,跨海越洋,走向世界。截至目前,泰祥集团辖设30余家企业,年产鱼、肉、蛋、菜、薯虾、贝、藻等食品200多个品种,产量10万余吨,资产达20亿,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1.5亿元,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助农增收致富
本照“胸怀国家、服务社会、发展农业产业化、壮大泰祥”的产业定位,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助农增收致富。公司组建了“山东海洋食品营养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获批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海洋功能食品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围绕农业产业化上项目搞生产,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集约经营模式,发挥生猪活牛屠宰、食品加工专业优势,在山东、内蒙古、江苏、云南、海南等十几个省市,先后建立种植和海陆养殖基地30多处,统一规范管理,与基地、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目前年带动种植养殖农户2.9万个,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包饺子女工
鲅鱼水饺配方工艺
主料:新鲜鲅鱼、五花肉、面粉。
辅料:韭菜。
调料:食盐、生姜、花椒、料酒、生抽、香油、葱油等。
做法:
取肉:鲅鱼洗净,用大刀剖开腹腔,将内部的鱼杂全部清理干净。用刀片下两侧鱼肉,剔除鱼排两边以及中间的鱼刺。将鱼皮朝下,用刀或者汤匙刮下鱼肉,鱼排上的肉也刮下来。鱼皮、鱼骨及筋络不要。
拌馅:取下鱼肉,加上五花肉拌匀,适当加水和匀,但注意不要太稀。花椒放入碗中,倒入开水搅拌几下,放至水凉,加上生抽、料酒,每次少量倒入鱼肉和五花肉的混合物中,按一个方向不停搅拌,直到馅料看着湿粘、鲜嫩为止。
搅好后的馅料,加葱油、盐、姜末,继续拌匀,和好面准备开始包的时候,加入切成碎末的韭菜,用香油拌匀。加韭菜后不要过分搅拌,以防破坏韭菜的口感。
和面:包鲅鱼饺子宜用软面,将面提前和好、揉软饧发。把饧好的面团揉滚成直径约2厘米的长柱条,再掐成一个一个剂子坯。将剂子坯捏圆、按扁,用擀面杖擀成小圆形薄皮,注意圆心中间厚一点。为防止揉面、捏按剂子坯、擀皮时软面粘板,面板上要勤撒适量面粉。
包馅:将鲅鱼馅用勺子或筷子盛入饺子皮中,用两个拇指和两个食指一捏一挤,即成一个饺子,皮薄大馅为宜。
煮熟:包好的饺子,放在面板或盖子上,待锅里的水烧开下饺子煮,水开三次即可。饺子熟后,盛在盘碗里,倒一碟上好香醋,蘸着吃。再切一碟蒜瓣,加点鲜酱油就着饺子吃。
鲅鱼水饺不腥技巧:
1.处理鱼时,一定将内脏冲洗干净。
2.取鱼肉的时候要仔细,皮以及靠近皮的红肉部分不要。
3.煮饺子点水的时候,最好用凉花椒水,顺便加点料酒,这样水饺只有鱼香,没有一点腥气。
4.韭菜也不可加太多,否则就不再是纯正鲅鱼水饺。
尾声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笔者相信,蕴含食俗文化灵魂的泰祥鲅鱼水饺,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一带一路”的伟大征程中,必定引领本土食品产业做强做大,使鲅鱼水饺等海洋食品远销世界各地,让中华美食文化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