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天都不想待”,上海火车站挤满返乡人群,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导语:上海很大,大到可以装下无数毕业生的梦想,上海也很小,小到让毕业生没有一个容身之处。
上海作为我国排名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不管在教育资源还是工作机会上,都是公认的“佼佼者”,每年都会有无数考生通过高考考到上海来,也会有无数毕业生怀揣梦想,想在上海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机会往往和挑战并存,上海是公平的,在为同学们提供其他城市所给不了的机会时,也给了同学们其他城市所不能企及的压力,尤其因为疫情的影响,同学们的这份压力也进一步膨胀,所以随着疫情的好转,第一波“离沪潮”也悄然来袭。
“多一天都不想待”,上海火车站挤满返乡人群,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根据一位网友分享的一则上海虹桥车站的画面来看,一大早车站就挤满了候车的人群,排队进站的人流络绎不绝,如果不是看到大家都身着轻便,真的还以为是哪年的春运画面,返乡热情真的完全不逊色于春运。
网友表示,因为现在的票非常难抢,所以自己这张票也是费了很大力气才抢到的,而且想到了人多而且查验过程比较麻烦,所以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出来候车,现在进站怎么也得需要两个小时起以上。
其实放眼望去,排队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人,很多都是一些曾经怀揣梦想的毕业生,刚毕业时满腔的热血,想着要靠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在大城市里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打拼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今面对不膨胀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无力应对,纷纷踏上了返乡的列车,看到这,也不禁想问,大局之下,即将要步入就业市场的1076按应届毕业生又该何去何从?
毕业生如果不想被“拍在沙滩上”,其实也可以把目光锁定在“新一线”城市
不仅仅是上海,其实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的压力都是一样的,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信心满满地来,最后无奈铩羽而归,不过每个毕业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路,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适合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倒也不必为此妄自菲薄。
每个城市都需要人才建设,学有所成之后,回到家乡、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也是毕业生们非常值得选择的一条路,如果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局限性,家乡城市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毕业生也可以把目光锁定在一些“新一线”城市。
这类城市,也正处于一个发展的上升期,能够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是比较多的,而且总体来说,生活压力还比较小,对于渴望就业机会,但是又担心无力面对大城市压力的毕业生,可以将其视为第一备选。
大学生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求职方向,才能更好地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
距离2022届毕业生正式离开校园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来看,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已经达到1076万人,也是近些年来的一个“新高”,所以就业压力确实不容小觑,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如何才能不被求职的浪拍在沙滩上呢?
首先,大学生一定要好好利用好自己应届生的身份,应届生的身份在考公,考编,国企以及自主创业上,都有很多优势,所以,在拥有应届身份时,毕业生可以把目光先锁定在这类招聘上,多花时间备考,争取早日上岸,
其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求职压力是真真切切的摆在每一个毕业生面前的,所以在求职的过程中,有些失败是很正常的,所以对于毕业生来说,比起期待成功,先学会如何接受失败,学会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当你有越挫越勇的劲儿时,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最后,大学生求职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要妄自菲薄。现在本科学历已经是大部分企业的门槛了,所以一些双非院校毕业的本科生,也要适当地放低自己的求职标准,当然,适当放低并不是让毕业生自轻自贱,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知,才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