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彬宇先生古诗选:灵隐寺感怀七律
按:廖彬宇先生作此诗于2010年,由画家李悠绘制诗意图并书,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本文选自《中天而立集》。
庚寅春灵隐寺感怀七律
荣辱升沉定有因,茫茫古寺绝嚣尘。
桃源一入参真味,灵隐重来破幻身。
宇宙由心通造化,万殊在手起经纶。
登临绝顶观不尽,遍览三千世界春。
张红星教授注:
万殊:指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淮南子·本经训》:“包裹风俗,斟酌万殊。”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宋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 清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五》:“仁、义、忠、孝。固无非性者,而现前万殊,根原一本,亦自不容笼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此盖谓行虽万殊,而归致是一。”此处诗人之“万殊”,当为“万殊归一”之意。
三千世界:即“ 三千大千世界 ”的省称。南朝陈 徐陵 《孝义寺碑》:“方使三千世界,百亿须弥,同望飞轮,共禀玄德。”《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长老曰:‘老僧今年胆大,黄龙山下扎寨;袖中颺起金鎚,打破三千世界。’”又泛指宇宙。唐刘禹锡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二入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注:廖彬宇,著名文化学者,华夏文化促进会驻会主席、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战略发展顾问。北大、清华、人大、中国社科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特聘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以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立足中华文化推动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经世致用。已先后出版《国学旨归》《老子汇通》《干支哲学》《平心平天下》《大成之道》《中天而立集》及编纂《千古易人》等十余部学术专著、思想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