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调查

佛山318名教师将参加新一轮对口帮扶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8-24

跨越山海“传帮带”,“组团式”帮扶显担当

佛山318名教师

将参加新一轮对口帮扶

“这是我人生之中最难忘的一段阅历和宝贵的财富”“路漫漫其修远兮,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希望能成为点燃学生心中的那把火、点亮远处的那束光”……8月23日,佛山市举行2022年教育系统对口帮扶工作动员会,传达省委、市委对教育帮扶的指示精神,为全市参与教育帮扶工作和即将踏上征程的新一批318名支教人才加油鼓劲,并对下一阶段对口帮扶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主动融入书写山海故事

优秀教师代表分享支教心得

2021年,根据国家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和粤黔两省工作安排,佛山接棒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州15个脱贫县,山海协作迎来崭新开始。

跨越山海,结缘台江。会上,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蒋治国作为原黔东南州台江县支教教师发言并分享心得体会。他主动融入当地全面了解支教单位情况,深刻理解支教任务精准发力,充分调动周边社会资源全面帮扶,推动台江民族中学首届“天之润”杯篮球赛和首届“天之润”杯国学经典诵读朗诵比赛顺利举行。

“我们要把东部地区最先进的教育带过来,培训本地教师,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支教一年来,蒋治国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走遍了台江县每个镇街,在提高教学成绩的同时带领年级管委会开展新高考模式下各项机制建立和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带动该校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

今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廖晓峰即将进驻黔东南州开展支教工作。他将帮扶作为精神上的洗礼,计划在帮扶地深入研究新教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传递知识和爱心,很好地体现了“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支教也是一个提升自己、沉淀自己的过程。我们传播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人间大爱,把爱延续下去,这也是教育的意义。”廖晓峰说。

作为“银龄计划”支教教师代表,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老师胡大强自2013年到喀什地区担任伽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已有6年。

“6年援疆历程,我不仅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更播撒了一颗颗民族团结的种子,对幸福及人生目的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如今,我在贵州省锦屏县职业学校又开始了新的支教征程,继续感受支教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和诗一般的激情。”胡大强说。

结对帮扶学校273所

全面提升教研队伍“造血”功能

做好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粤黔两省党委、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东西部协作重要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今年9月份,佛山又将与云浮市、茂名市开展省内教育帮扶合作,同时对西藏、新疆开展教育对口支援。

目前佛山结对帮扶学校总计有273所,今年9月份秋季学期将要派出的优秀教师人才队伍有318人。其中,部分校长和教师已经提前到达黔东南并开展工作。同时,佛山市计划向云浮、茂名两地派送支教校长、中层干部、教师、教研员等共计150人。

佛山市高明区西江新城第一小学黄敏霞作为2022年下半年进驻云浮市中层干部代表在会上进行发言。她表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将勇做支教追梦人,致力成为圆梦人。佛山市三水区华侨中学但修前主动求战,下半年将进驻茂名市担任校长。他把支教当作人生修行,当作“求学”,体现老一辈的情怀和担当。

会上,佛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指出,佛山的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发挥教研作用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发挥好佛山教研力量,做好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用好“三名工作室”资源,服务好受援地“传帮带”的需求。

为进一步加强佛黔教育协作,8月16日至20日,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前往黔东南州开展2022年新高考专题培训,以及对台江民族中学和黎平县的高三课堂进行专项指导,扎实推进黔东南州教育事业发展。

会议还传达了省委、市委对教育帮扶的指示精神,勉励各位老师以“沉得下心、融得进去、吃得了苦、干得了事”的工作状态,做到“年年要深化、事事要用心、人人要出力、心心要相印”。

“做好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是党中央、省委交给佛山的政治任务。”管雪表示,接下来佛山将提高政治站位,展现佛山教育担当;做好总体规划,提高帮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深化组团式帮扶模式,打好教育帮扶的组合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造血”功能;加强对前方帮扶老师的关心关爱,努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推动受援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国家乡村振兴宏伟事业、为巩固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深化东西部协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