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一线”又上“火线”,老防疫人与她伙伴们的“最美逆行”
2月18日晚10点,长春市净月高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楼的小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赵国华带着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当天消杀、流调、采样、筛查、转运等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对第二天工作进行研判和部署——每晚的总结例会对接下来的工作尤为重要。“净月前期严防严控初见成效,我们的工作强度已经减轻了不少,但早7点到岗、晚11点甚至更晚下班仍是常态。”赵国华介绍说。
2月2日,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功能重新调整,原本作为净月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总调度的街道办事处主任赵国华,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卫生防疫工作经验而被临时任命为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疫情控制组组长。接到任命通知,正在社区与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人员摸排工作的赵国华二话不说,立马从摸排“一线”走向疾控“火线”,“春节前,在街道和包保的社区也一直在跟进人员摸排、随访、宣传、消杀、物资采购等工作。接到现在这个任务很突然,但是作为党员、作为老防疫人,这时候不能讲条件。部队有句话叫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我觉得对于我们防疫人而言也是如此!”
赵国华多次强调:“和疾控中心这些孩子们比,我算不上辛苦。”由于疫情防控工作初期,净月出现6例确诊病例,区疾控中心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消杀组、流调组、采样组、机动组等各小组成员24小时全程在岗,36小时一倒班,最累的时候两天加起来仅能睡上5个小时的安稳觉。
消杀组每天都承担着主要管控区的消杀任务。无论是有电梯的大高层、还是没电梯的小平层,背起三四十斤的消杀桶,全程基本靠走,一个楼栋下来,护目镜、隔离服里全是汗,好几个姑娘因为出现乏氧现象直接就休克过去;流调组,这些人或许不是冲在最前面的,却是让这次防疫工作“万无一失”最关键的一环。本区、本市、外省……只要是收到确诊病例、乃至疑似病例在净月的“风吹草动”,流调组都不能放过。截至目前,累计流调1200余人,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打过不下3个电话。流调后进一步筛查,确认人员级别,实行分级管控;采样组,平均每天完成20个采样任务,并统一送往市疾控中心核验。20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小,却意味着采样人员要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做好20次思想动员、20次采样指导、20次全面消杀、20次接触潜在危险。除了上述工作,区疾控中心还承担着专业指导、人员转运、线索举报、一级管控、净月高速口人员监测等诸多任务。“中心原本人员力量并不充足,男生更是只有2个。好在后来乡镇卫生院等其他单位有前来支援的同事,要不然压力只会更大。”区疾控中心负责同志说。
“我们的努力,净月全区上下的努力没有白费。目前来看,净月疫情防控工作是有成效的,连日无新增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且没有出现社区传染。这让我们很欣慰,也提醒着我们必须再加把劲儿,毕竟现在是复工复产关键时期,容不得松懈。”赵国华声音沙哑但语气异常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