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电海街道:聚焦“五服务”,打造 和谐宜居社区
“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养老验证,让我们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省了不少心。”茂名市电白区电海街道三角圩社区100岁老人莫丽珍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用时5分钟便完成了城乡居民养老验证。
据了解,电海街道近期聚焦政务、生活、法律、文体、关爱等层面,推行“五服务”管理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普惠的社区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和谐宜居社区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政务服务解民困
“上门服务的目的就是解决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三角圩社区书记陆卫东说。
聚焦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让他们不出家门享受到优质政务服务,电海街道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探索开展了“特殊窗口”“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打通了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生活服务惠民生
“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请到这里扫码”……电白“0805”疫情中,滨海绿洲小区党支部书记王国权每天在核酸检测点一声声地提醒各种注意事项,确保现场核酸检测有序开展。
而针对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电海街道推出了“共享管家”机制,即将地理位置接近的零散楼栋院落并入相近无物管小区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参与相近小区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或物业服务,引导分散居民党员在保洁、秩序维护、疫情防控等任务中发挥作用。“0805”疫情中,此类联合党支部党员在七轮的核酸检测中协助小区居民采样近5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推进社区管理,电海街道还开发了“安居电海”小程序,对700户出租房租客的身份核验、入住登记、离房注销实行统一管理,精准掌握流动人口信息。
此外,电海街道还在全街道14个网格党支部均配备1名以上专职网格员充实网格党支部力量。同时,在社区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置“微心愿”二维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扫码填资料许心愿。今年来,三角圩社区共收集网格事件24宗,办结率达100%,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法律服务纾民忧
为帮助人民群众获得及时便利、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电海街道聘请了法律顾问团队作为城区村级集体经济专职法律顾问,在金融、项目、招商、合同等方面,为城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法律咨询、风险评估、法务培训等服务,着力降低涉法风险。截至目前,城区级法律顾问累计把关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合同18份、提出建议36条。
此外,依托五级网格化管理,电海街道在辖区开展“网格+警格”针对重点区域开展夜间巡逻防控和法治宣传。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夜巡28次,参与干警80余人次,派发法治宣传单800余份,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3处。
文体服务合民意
今年以来,电海街道持续大力推动文体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让电海居民的文体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其中,争取专项债券资金对电海片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建设巷道硬底化、破损路面修复、主要干道黑底化、雨污分流、绿化、亮化和社区文化设施场所等工程,建设了一座集休闲、健身、娱乐、教育于一体的党建文化公园,为党员、群众开展教育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舞台;投入150多万元新建三角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层共480平方米,严格对照“一厅五室”规范化标准建设,计划于今年底建成使用,把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为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服务阵地;高标准打造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个,实现100%覆盖率。
在此基础上,群众文化活动得以高频次、高质量开展。今年以来,电海街道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0余场次,群众文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关爱服务聚民心
曾伟光是三角圩社区的居民,今年70岁,为了方便联系,子女给他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由于担心老人落入网络诈骗圈套,子女一再提醒他不要乱点陌生链接,也没有教会他如何使用网络支付功能。为手把手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电白区电海街道老年大学开设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培训课程。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20余场。该课程受到当地老年人热烈欢迎。
三角圩社区现有常住居民2万多人,辖区内有4岁以下儿童225人, 60岁以上老人538人。为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老人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用心用情用力护好“一老一小”。三角圩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为儿童开辟了一方玩乐天地,提供各类手工、棋类等公益课程,开展儿童保护主题小组活动,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依托街道老年大学,常态化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已累计服务老年群体320余人次,为20多个家庭提供了早教服务,在丰富居民生活的同时,也和睦了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