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调查

致敬,奋战在红花岗区委党校隔离观察点的白衣天使!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2-2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红花岗区委党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迅速行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体医务人员始终战斗在防治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健康安全防线,充分体现出救死扶伤、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尽心尽责 为百姓生命安全而战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红花岗区委党校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在疫情一线向党旗庄严宣誓,党员们重温了自己对党忠诚的誓言,铮铮誓言震耳发聩,鼓舞人心,表达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坚守区委党校观察点的医务人员争分夺秒与疫情竞速,一个班次下来浑身衣服湿透,身体瘫软,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虽然是临时党支部,但党心不临时、作用不临时。”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杨晓阳说。

作为区委党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立后,最早一批参与其中的医务人员王霜和同事罗静,她们自接手观察点工作以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上级要求安排医务人员24小时在观察点进行体温监测,上报病例,她们两人分工负责和合理调配。夜晚入睡的她们也始终紧绷着神经,担心着观察点是否会出现突发状况。一但有接送隔离人员到点观察的电话响起,她们便立刻从床铺上起身,赶去为隔离人员登记,送上暖心的生活用品,交待防控知识,让隔离人员能够尽快的安心入住,确保“应管尽管、不漏一人”,直至解除隔离。“隔离点上每天都有人被送来和接走,需要24小时轮流值守,虽然有风险,为保证隔离观察人员及其家属安全,我们要挺住。”忠庄卫生院王霜医生说道。

从到点后工作计划的布置和安排,到每天组织防控点志愿者进行防控规范知识培训、防控要点布置、应急物资协调,到接收或解除隔离人员登记、量体温、送餐人员安排管理、打扫隔离区域卫生、上报各种工作报表、人员安置心理疏导等,协调解决体温计失灵、物资不够等问题,保障隔离点工作正常运行有条不紊开展一系列工作。

随着疫情变化及防控工作部署,中途王霜和罗静根据组织安排调休,休息时间一到她们又主动请缨,立即赶赴到其他隔离点继续投入工作了。王静笑着说道:“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隔离观察人员解除隔离,心理恢复信心和健康,跟家人重聚,心里特别高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医务人员就要冲锋在前,关键时候顶得住、靠得住。”

党员王中容是来自南关卫生院的一名老护士长,从自愿报名到点上的第一时间,她始终和同事们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她不仅要负责隔离人员的检查、防护,还要做好隔离人员以及房间的消毒、医疗废物的清理等等,工作量非常大,常常忙碌到深夜才能在值班室休息一会。因为担心疫情,她的心一直是提着的,遇上值班时接收病人,她必须立刻起床,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岗位。看到有些隔离人员对工作不理解,她耐心做解释,同时积极对来点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宣传,让大家了解疾病安抚情绪,消除恐慌。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尽心协助领导布置工作,她以身作则,任劳任怨,为医务人员做好榜样。用她的话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和医生该做的事。”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始,这么多天来她从未休息过一天,她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党员和护士的责任和担当,兑现了入党时的宣誓和医生的誓言。

默默奉献 为千家万户团聚而战

他是一名党员,一名医生,“要严格检查,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对所有隔离人员进行严格的信息登记、核查有无接触疑似病例史,并对其房间进行全面消毒。”来自南关卫生院的医生罗登甲带领第二批驻点医务人员正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安排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快要退休的他,听说隔离点缺少医生,二话没说就直接向组织请战支援点上工作。每天他的电话、微信不停地响,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自从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个月时间了,老罗一直没有时间回家,心里特别担心老伴儿和孙子。“老伴儿身体不好,还要照顾孙子,心理很内疚。但我是一名医生,站好最后一班岗,为防控疫情做点事,为职业生涯画一个特殊而圆满的句号,不留遗憾。”

“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您和爸爸可以陪我玩吗?妈妈我好想您……”稚嫩的话语来自忠庄卫生院的护士长余孝琴3岁的儿子果果。“儿子,妈妈和爸爸今年不能和你一起过生日了,明年我们一定和你一起……”从儿子失望的声音里,她都觉得自己十分对不住儿子。一边是需要妈妈的年幼儿子,一边是迫在眉睫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余孝琴和作为人民警察的丈夫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她说儿子长大了会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的。

穿上白衣,他们是守护群众身体健康的白衣天使;戴上党徽,他们是冲锋在前抗战疫情的党员战士。战“疫”一线,有党员担当作为,有群众身体安康。

隔离人员登记、分类隔离、转运登记、检测体温、房间消毒......这些同隔离观察人员接触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做。由于工作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物资又紧张,“和衣而睡”成了常态。“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更是他们的‘家人’,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来自忠庄卫生院的护士长余孝琴刚从隔离楼出来。除了专业工作,她们还要对隔离观察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释放在隔离期间产生的心理压力。“工作累点苦点都无所谓,看到他(她)们脱离危险,受再大的苦、再多的累我们都愿意。医者仁心,这是‘医生’的责任。”“责任”两字简洁质朴,却力透纸背,诠释了所有医护人员的初心。

“爸妈你们还好吧?大宝还听话吧?二宝晚上醒的时候记得多喂点奶粉。我在隔离点工作挺好的,你们不用担心。”自从疫情发生后,忠庄卫生院所有医护几乎都没回过家,医生蹇慧的二宝刚不满半岁,还处在哺乳期,有时刚回到家,医院一个电话就得立刻到位。蹇慧的爱人在道真县一个乡镇工作,也是名“抗疫”战士,同样战斗在“抗疫”一线,两个人各忙各的,也一直没法回家,孩子只能暂时交由父母照顾,大宝3岁,二宝只有6个月大,还在哺乳期。听说党校隔离点缺少医护人员,蹇慧主动报名参与抗击疫情工作,“保护群众健康,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我不觉得辛苦,能用自身所学的知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觉得是件很值得的事情。”两夫妻心中“舍小家,为大家”,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扔给了家中的父母,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争取早日打赢这场阻击战。

在隔离点,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楼前,隔离服、口罩、护目镜、双层手套、双层头套一样不能少,要严格按照步骤做好每一项防护措施。“非常紧张”“感觉喘不上气”……这是穿上隔离服给每位志愿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来自贵州阜安心血管医院护士余昱说,从第一次进隔离区时的紧张、担心,到现在的沉着、稳练,20多天过去了,大家也适应了这种环境,也习惯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最让担心的是穿脱防护服的时候,,他和同事小心翼翼,严格按流程一层一层把防护服脱下来,差不多得用半个小时。

“我们每天和医务人员一道给隔离观察人员测两次体温,一日三餐都要送到房间门口。还要清理垃圾,对隔离楼每个地方都要进行消毒,不留一个死角。” “作为志愿者,来到这里可以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是我最大的快乐。”

“谢谢您们我们回家啰!是你们的悉心照料,给了我们生的希望,你们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2月22日,在党校观察区护士余昱和队友们见证下,他们负责的隔离点又有5名隔离人员顺利解除隔离,走出了区委党校的大门。

医护人员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生命、劳动和汗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彰显了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他们,为千家万户的团聚而战;他们,为一方百姓的安全而战!

致敬,奋战在党校隔离观察点防控一线的全体白衣天使!(文/图 苏晓伟 邓加庆)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