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小学学制将变成“532”,教育部门已表态,家长看后松口气
现代社会人才质量要求高,学历的含金量也在不断被稀释,家长对于教育问题就变得异常敏感,想方设法给孩子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为的就是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也在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调整教育政策,为了降低“教育内卷”带来的压力,落地实行了“双减”政策,课后延时服务也走入中小学校园,也算是让学生和家长能喘口气了。
但是依然会有很多新的问题被提出来,就比如有人觉得现行学制有些长,导致很多学生都在学习中度过青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就觉得应当缩短学制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网传中小学学制将变成“532”,教育部门出面表态,家长看后松口气
我国现行的学制是“633”,也就是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为3年,也就是说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将要度过12年的学习时光,这已经是印在人们脑子里的学制。
有些人觉得小学阶段的知识难度系数小,抻太长时间没必要,理应花更多时间在中学阶段,因此就呼吁缩短小学的学制,也有一些的地区在尝试“543”学制,小学缩短一年,初中延长一年,这样能够给中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
但是也有些人觉得大学前消耗太多的时间,上大学的时候已经18岁,本科毕业就找工作也已经22岁了,再加上现在考研读博成为一种趋势,学习周期不断拉长,等真正走入工作岗位也已经老大不小了,就业、结婚都成了难题。
所以就有人呼吁整体缩短中小学学制,更是有传言说中小学将变成“532”的模式,实行10年制教育,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压缩,家长看后忧心忡忡。
对于网传的学制变化,教育部门出面表态,表示在现阶段的教育制度之下,短期内学制是不会改变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就算日后要改也会循序渐进,学生有足够的的过渡时间。
虽说缩短学制会带来一些好处,但是家长想的会长远一些,对于缩短学制带来的问题也满是忧心,看到这样的回应后,心里的大石头也算是落了地。
教育是国之根本,任何制度的转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双减”政策的实行都遇到了很多的阻力,更何况整体改变学制,更需要计划好再实行,否则就会动摇教育体系的稳定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缩短学制听上去挺合理,但影响也是巨大的
任何制度的转变都会带来很多的影响,缩短学制听上去确实有些道理,但实际上会让整个教育系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的压力会陡然增加。
本身现在教育“内卷”就十分严重,如果缩短学制后,家长的焦虑以及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成倍增加,为了能够上高中、上大学,可能很多家庭都要重金培养,反而偏离了减负的初衷。
小学学制缩短还有些道理,毕竟学习的知识点难度不大,但是初高中的知识难度系数呈阶梯式上升,现行的学制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再缩短就可能断送了很多孩子的前程。
而且有些学生本身就晚熟,到了一定年龄才知道学习,缩短学制后就很可能刚知道学习就已经要面临淘汰的命运,这样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另外教师的压力也很大,整个教学进度被打乱,需要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能否讲清楚讲明白都是个问题,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不仅如此,像教材、课外学习资料等都需要进行更新改版,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落实,所以一下改变是不可能的,家长不要听风就是雨,与其担忧倒不如找准策略以不变应万变。
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想要更好地应对,学生和家长都要找准落脚点
人才培养顺应时代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没必要杞人忧天,任何制度的改变都有漫长的过渡期,所以家长只需要找到培养的落脚点就不用担心。
学生培养讲究循序渐进,从儿童家庭教育时期就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样日后学习和教育都不会太吃力。
另外学生和家长也要学会自我调整,家长转变教育理念,走出“唯成绩论”的误区,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也要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积蓄力量迎接日后的挑战。
【笔者寄语】缩短学制的呼声渐高,教育部门也会有所考量,但是学生和家长不用忧心,放平心态看待转变,就算制度转变也会循序渐进,给学生充足的适应期,所以只需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认真学习、努力提升,就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