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木偶走进广州塔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非遗嘉年华·节庆叹非遗”活动以元宵民俗为核心,非遗趣味体验为形式,围绕“非遗嘉年华”主题,在广州塔开展集展销、展览、表演、娱乐于一体的多重体验式活动。
以快闪形式出现的“非遗好看秀”,是现场最有人气的环节。应广东省非遗中心的来函邀请, 高州市木偶戏传习所国家级传承人曹章玲携同青年演员朱梦超带来双人木偶戏《盛世讴歌中国梦》及单人木偶戏《新嫦娥奔月》到场献演,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赞扬。
高州木偶戏又名鬼仔戏,由一名木偶艺人集唱、做、吹、打于一身的融会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民间戏曲艺术。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恰逢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木偶戏演出活跃气氛。
高州木偶戏属杖头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眼、口、舌、鼻可活动,可表演开合扇子、穿衣、斟酒、舞剑、写字、开弓、对打、腾云驾雾等高难度动作,表演艺术有“能人所能,能人所不能”的绝活。
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的系列活动通过“非遗+节庆”的主题形式,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木偶戏,创设高州木偶戏传播渠道,使高州木偶戏走出高州,走进广州塔,走进千家万户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