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巨无霸“台风”级其实并不完美?

来源:军武速递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4-06

近日,美国动力网站援引塔斯社的报道称:俄海军最后一艘“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已退出战斗序列。这预示着人类建造过的最大吨位核潜艇正式成为了历史,“台风级”核潜艇作为前苏联海军的遗产,一直被视为暴力与美学的代表,而当这一切结束时,外界则有声音评论道:“台风”级其实是一款尴尬的武器。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核潜艇技术飞速发展,其中的“俄亥俄”级成为了这一时代的标杆,在性能、造价和数量等指标上都取得了极佳的平衡。相比之下,苏联这一时期虽然在大直径耐压壳体等领域也获得突破,但潜射弹道导弹的小型化问题却依旧没有多大进展。为了与美国的“俄亥俄”级相抗衡,苏联开启了941型战略核潜艇的研制,北约代号“台风”级,该型核潜艇的水下最大排水量高达48000吨,艇内设计有两个并列的圆环耐压壳体,并列壳体之间设置了潜射弹道导弹发射单元。巨大的吨位相当震撼,也给外界带来一种战斗力爆表的感觉,但事实上,直接原因是当时苏联海军的潜射弹道导弹技术有限。

要知道,美国从60年代开始就一直完善固体燃料推进技术,最终搞出了著名的“三叉戟”系列。苏联方面当然也意识到了固体燃料技术的大趋势,但当时受资金和技术封锁等因素的制约,短期内想搞的向“三叉戟”那样优秀确实办不到,设计单位硬着头皮上阵,最终造出了苏联第一款固体燃料推进的P-39潜射弹道导弹。这款导弹长16米、直径2.4米、重达90吨、竖起来有5层楼那么高。为了将这个庞然大物塞进潜艇里,“台风”级也被迫造的十分巨大。然而,即使拥有了庞大的身躯,“台风”级的实际战斗力却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逆天,P-39的射程为8300公里,每艘艇可以携带20枚,而美军的“俄亥俄”级不仅能携带24枚,而且“三叉戟Ⅱ型”的最大射程已到达12000公里。因此,被很多人交口称赞的排水量大对苏联海军来说并不值得炫耀,但该说不说,大空间和优越的艇内设施确实改善了官兵们的生活条件。除此之外,体型巨大也意味着造价飙升和维护费用高昂,资料显示,一艘“台风”级的建造费用与一艘6万吨级的航母相差无几,截止到苏联解体,“台风”级也建造了不过6艘,而美国的“俄亥俄”级则建造了18艘。

“台风”级真正的作用,其实是为苏联原本落后的固体潜射导弹,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量产装备平台,以实现逐步改良的战略目的。到如今,俄罗斯确实替苏联实现了这一计划,“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和“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的组合,已经基本实现了水下核力量的更新换代,不仅导弹打的更远更准,而且造价和维护费用也大大降低。“台风”级虽然全部寿终正寝,但在军迷心中永远是战略核潜艇这款武器的精神图腾。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