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母沦为废料场,35亿英镑打水漂!英国却阴阳怪气,抹黑中国
据环球网报道,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的报道显示,英国海军耗资35亿英镑才好不容易才建造起来的“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如今已经直接趴窝,沦落为“废料场”,就为了维持另一艘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能够继续漂浮在水面。
航母都沦落为废料场,英国却对中国军力说三道四,典型的红眼病。近期,英国宣布将向亚洲地区派遣一艘现代化军舰,用于增强“威慑中国”的能力。其实说来也是一场笑话,因为他们计划派往亚洲“威慑中国”的军舰,实际上就是去年才开工建造的31型护卫舰,预计到了2027年才能服役。显然,英国人这回牛皮吹大了,按照英媒的说法就是:反而暴露出该国作为三流军事国家的尴尬地位。
其实也难怪伦敦政客非要打肿脸充胖子,那是因为他们的海军实在不行了。据观察者网报道,多家英媒近期爆料称,正在维修的英海军最新锐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如今已经沦为了为同级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零部件供应者。这就是说,这艘造价昂贵的所谓“新锐航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被废弃了。
这太丢人了,纳尔逊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威尔士亲王”号是“一脸煞白女王”级航母的二号舰,水量65000吨,舰长280米,航速25节,造价70亿英镑,战时打击编制可搭载36架F-35B及4架MASC预警机。从2019年12月服役以来,这艘航母就一直毛病不断,两次漏水,轮机舱电力系统报废等等,服役至今只出海90天。
最令人喷饭的是,在去年8月28日,刚刚出海部署一天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就因为机械故障而停航,经过潜水员的探查,发现这艘6.5万吨航母的右舷螺旋桨传动轴已经损坏。英国造价35亿美元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竟然大轴断了。
“威尔士亲王”号自去年趴窝以来,已经沦为“废料场”(Scrap Yard),成为其姊妹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备件仓库。由于军费的捉襟见肘,英海军用于航母为维修的零部件严重匮乏,因而不得不将从一艘航母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用于保障另一艘航母的正常使用。对此,英媒在报道中哀叹称:这是皇家海军的失败。
在此之前,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其“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在经济实力无法支撑其拥有“全球海军”野心的情况下,勉为其难同时上马两艘新航母。结果,航母是费尽千辛万苦造出来了,可舰载机、护航舰队和部署费用,却成了英国海军的大问题,以至于2021年英航母执行首次“全球航行”时,不得不通过从美国等盟友借用舰载机和护航舰船,才得以勉强凑足一支航母编队,在国际社会面前丢人现眼。
其实,不管伦敦当局如何为其海军糟糕的现状辩护,但都无法掩盖其已经落魄不堪的现实。耗资数十亿英镑建造的航母,沦为另一艘航母的零部件供应者,就是是英国财力难以维持双航母战斗群正常部署造成的后果。
当下的英国海军,不只是航母沦为“废料场”,根据英媒的爆料,其仅存的6艘45型导弹驱逐舰,也不得不让其中一艘作为零部件供应者,以维持其他军舰的正常使用。
英国海军看似拥有欧洲最强的航母舰队,但实际上却因为没钱,已经沦落成为一支连国门都走不出去的“内海舰队”。就是这样的落魄军事国家,其高官却还有脸对中国军力说三道四。据英媒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日前表示,中国号称对外和平发展,然而却利用这段时期快速扩充军力。因此,克莱弗利要求中方“必须公开解释扩军备战的原因,并保持高透明度,否则可能会引发悲惨的误判”。
在自家新锐航母都沦为废料场的前提下,克莱弗利居然抹黑中国,对中国正常的军力发展说三道四,阴阳怪气,这不是霸权主义的特征,而是典型的红眼病犯了。毕竟,在自家海军已经落魄的情况下,看到之前被自己瞧不起的中国却一艘接着一艘地建造航母,每年可以制造出相当于整个英国海军总吨位的军舰,谁看来不觉得眼红?
当然,中国现在有钱了,加之周边安全环境在美国的搅动下不断恶化,发展更强大军事力量保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那是中国的权利,他国无权说三道四。因此,中国以何种方式和投入发展军备,那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跟这些西方国家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说因此引发所谓“悲惨的误判”,那也只是那些敢于挑衅中国的国家自己的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