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调查

援鄂护士赵鹏威:向前冲,是使命,也是职责

来源:贵州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3-10

3月8日,赵鹏威接到了紧急通知,从重症病房调到了RICU(呼吸危重症监护室),接管了湖北省鄂州市历史以来的第一例ECMO治疗患者。“在RICU工作,和之前在重症病房不一样,除了每天应有的治疗外,还应密切关注各类仪器的状态,掌握患者的状况,最重要的是,还要照顾患者的心理状况。”赵鹏威说。

今年25岁的赵鹏威,是遵义市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的一名护士。

2月16日,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共141人组成的贵州省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启程,奔赴湖北鄂州抗疫最前线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经历了严格的培训、考核后,2月19日,赵鹏威正式进驻鄂州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一病区。

ECMO(人工肺)的管理难度极高,在治疗过程中随时需要密切监测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对医护人员管理技术能力要求极高,而早已通过了全国培训的赵鹏威,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能够得到组织的信任,能够接管护理该患者,是我的荣幸。”结束了在RICU病房的第一天工作,赵鹏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下了这一段话,言语中仍带有平时的开朗与乐观。

无论是在前往鄂州之前,还是在到达鄂州之后,赵鹏威从来都没有感受到一丝畏惧。“这是自己的使命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向前冲不仅是使命,也是职责,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赵鹏威说。

每天,从驻地出发到医院,加上穿脱防护服的时间,工作时间长达8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节省防护服,8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时间里,赵鹏威尽量不吃不喝。一天的工作结束,防护服脱下时,汗水早已将衣裤浸湿。在赵鹏威心中,只要能够看到患者们的情况逐渐好转,无论自己再苦、再累,对于自己而言,都是值得的。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其实他们就是普通的病人。”赵鹏威说。在赵鹏威眼中,这些患者并不让人害怕,他们就是普通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他们并没有那么让人害怕,其实他们是那么的无助和孤独。只要在他们没有睡着的情况下,我们都会经常去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告诉他们,我们来自贵州,我们来自遵义医科大学。有一位患者阿姨说:‘你们没来之前啊,这里死寂沉沉的,你们来了以后,变得好热闹,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贵州鄂州,风雨同舟!’”赵鹏威的战役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战“疫”一线,赵鹏威是一名合格的护士,在家里,他也是一个暖心的儿子。出发前,他抽出了一点时间,回家吃了一顿妈妈做的饭菜。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出发的那天,赵鹏威反复叮嘱自己的妈妈,不要到现场。

如今,虽然远在援鄂一线,但他仍坚持着给家人报平安。虽然每次都只能用微信进行问候,有时要隔很久才会收到赵鹏威的回复,但是家人们一直在身后默默的支持着他。

“他总是把患者摆在第一位……”谈到自己的儿子,赵鹏威的母亲脸上掩盖不住那自豪的笑容。

3月9日,是赵鹏威母亲的生日,远在鄂州的赵鹏威,手写了一张祝福卡片:“祝妈妈生日快乐!我爱你哟!我很好!”而在家里的母亲也早已计划好了,待到赵鹏威归家之时,一定要好好补过一个生日,和儿子一起过!

“贵州鄂州,风雨同舟!身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要将自己的作用放到最大,让患者觉得他们并不孤独,因为他们的背后有国家,有我们。”赵鹏威说。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