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连续四天刊文,大骂韩总统,内容近年罕见,颇像在坐山观虎斗
尹锡悦访美之前,延伸威慑即已遭到朝鲜的强烈反对,并一再宣称,美国如果落实“进一步延伸威慑”,那么朝鲜将如何如何。所以,在尹锡悦访美前夕,外界预测朝鲜可能祭出某种大杀器来对付美韩首脑会谈。
(尹锡悦在美国国会讲话)
美韩首脑会谈完了,联合声明和《华盛顿宣言》等文件签了,进一步延伸威慑定了,但朝鲜却按兵不动,既没有发射卫星,也没有祭出“火星炮”这种“绝对实力”,只是让金与正出面通过朝中社发表了一个4·28立场,然后就是4月30的朝中社评论(《剖析极其危险的核战争之行的真相》)和5月1日的“国际安保问题评论家崔周贤”文章(《渲染部署战略资产“合法性”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一个立场、两篇文章,重点主要是两个,一是批评美国战略资产“定期可见性”的不合法、不合理,二是嘲笑《华盛顿宣言》的“虚而不实”。之后,自5月1日起,朝鲜基本免战高悬,一方面欢欢乐乐庆五一(各种运动会、各种文艺演出),一方面以各种集会及到处张贴“反美对南大决战”内容的标语和宣传画的方式同仇敌忾(截至目前的集会范围涉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以及各界妇女),只有朝中社的综述《傀儡逆贼的乞求之行引发国际社会的口诛笔伐和严重担忧》逐日更新,截至目前已经从(1)到了(4)。
(朝中社痛骂尹锡悦的连载文章)
这个系列综述借外媒和外人的口,重复上述一个立场和两篇文章的两个重点,但矛头所向并非“朝鲜革命的最大主敌美国”,而是“贴近美国胯裆的傀儡逆贼”(朝媒引用海外侨胞语)尹锡悦。纵观目前发表的四篇同题综述,引用的言论主要来自中俄美日韩,涉及“六方会谈”的所有其他五方,有官方立场、有媒体言论、有专家观点,切合综述标题中的“国际社会的口诛笔伐和严重担忧”。这种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做法,近年来极为罕见,相形之下,当事人朝鲜反倒有些高高挂起,显得有些像坐山观虎斗。
事有反常必为妖。套用一句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这边的术语,朝鲜似乎在转移斗争大方向,骂了几句出动战略资产提供进一步延伸威慑的美国之后,就把它摆到一边作为“陪斗”,而把“傀儡逆贼”拉到主角的位置,不仅自己痛骂之,还要拉上“国际社会”及“傀儡地区”舆论对其口诛笔伐。从朝鲜拉开的架势看,似乎把“傀儡逆贼”尹锡悦批臭批倒,美帝的进一步延伸威慑就会消失,包括战略核潜艇在内的美国战略资产就会远离半岛,核战争的风险也就解除了。事情会如此发生吗?显然不会。那么,朝鲜为什么要以“国际社会”及“傀儡地区”舆论之名主攻尹锡悦呢?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部长金与正)
个人认为,这大概还要从朝鲜对尹锡悦的态度上找根源。众所周知,朝鲜早已拒绝与尹锡悦集团打交道。这种做法,首先基于朝美之间已经建立了直接联系的渠道,无需韩国夹在中间牵线搭桥或添乱;其次,半岛问题首先是朝美之间的事情,朝美关系解决之后朝韩关系迎刃而解,不必再走先南北、后朝美的老路;第三,尹锡悦对朝强硬敌对态度注定朝鲜不仅对他心生厌恶,而且认为他可能在朝美关系问题中搅局。
以上三点,大致决定了在《华盛顿宣言》之后朝鲜更加坚定了把尹锡悦排除在朝美之外的决心。从对《华盛顿宣言》“虚而不实”的评价,到国际社会“口诛笔伐傀儡逆贼的乞求之行”,大致可以看出朝鲜的这种倾向性——首先把《华盛顿宣言》贬得一文不值(除自己说其“虚而不实”外,还借用“傀儡地区”舆论的口,说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废品”),然后把“傀儡逆贼”批倒批臭,把尹锡悦从朝美之间剥离、踢出局的意图较为明显。相形之下,对于进一步延伸威慑带来的“核战争风险”,朝鲜反倒显得不那么在乎了,除了一个立场、两篇文章和各种自娱自乐性质的复仇集会之外,剑不拔、弩未张。
《华盛顿宣言》是美韩合谋的产物,包括战略核潜艇在内的美国战略资产在半岛“定期可见”也是美韩协同动作,尽管金与正骂拜登这“老东西”是个“糊涂蛋”,但这其中却隐含着希望“老东西不要再糊涂下去”的意思。个人认为,朝鲜目前之所以没有采取武的一手、兑现其之前如何如何应对的誓言,而是把文攻的火力集中在尹锡悦身上,大致也是要让尹锡悦消停一些、不要轻举妄动,免得出幺蛾子干扰朝美关系这个“斗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