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悖论”?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来源|大猫研究所&大猫真探社
最近,两件事儿霸占了热搜。
第一件事儿,回到美国的商务部长雷蒙多在接受众议院的质询时,回应了访华与华为发新机时间相撞的问题,她的措辞也很有趣,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深感不安,但是她又说,美国还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没有能力大规模生产先进芯片的智能手机。
第二件事儿,国安部披露了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黑客攻击问题,他们是专挑高科技相关的地方进行攻击,比如西北工业大学,而对华为总部的入侵和监控,可以追溯到2009年。
两件事儿放在一起,美国多少有点言行不一,认为“没能力”,但又监控和封锁。
封锁了,又没有监控到信息,而华为现在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从“其他”涨到了第二名的位置,而在重重压力下,它跟第一名,只差了0.2%。
不管承不承认,中国的科研水平,可不仅是“有点东西”。
搞政治嘛,瞎话当然可以随便讲了,但是科学界,其实倒是达成共识,中国在科学力量方面,已经超过美国了,成为科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这是有证据的。
其实,不久前,作为国际科学界的顶刊之一的《Nature》,就专门讨论了这事儿。
今年6月份的时候,《Nature Index Sharing》(NIS)统计全球82个顶刊制作的,来表现自然科学影响力的Nature Index公布,中国同比上涨了21.4%,获得了19373分,而美国则同比减少6.9%,获得了17610分。
中美实现交叉,中国领先全球,尤其是在物理科学、化学、地球和环境科学以及生物科学上,份额飙升,而且,中国的科研力量的国际排名,也在不断上升,而中科院及其旗下的两所大学,表现突出。
而且,从2018年开始,还有一个变化,美国在技术方面,排斥中国人乃至于华人,而在政策层面表现为调查和取消签证,中美合作的论文数量,下降了15%。
不过,美国人也会因此尝到苦果,他们自己的基金会计算,美国每拒绝1000名博士,未来10年里面,会损失10亿美元的学费,以及2100亿美元的专利。
而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的操作,是在把人才“还给”中国。
为啥进步这么快呢?
1、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所谓的“封锁悖论”,就是越是封锁,越是能让中国的科技在不依赖美国的状况下,取得进步,反而技术实力会大大增强。
2、人回来了,更多的人选择不走了。
3、还还出现了一个趋势,那就是中国可能成为未来国际研究合作的中心。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与中国的合作在减少,但是中国与欧洲比如德国、英国的合作比较顺利,新加坡更是直接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五大合作伙伴。
打不倒的中国科技力量,其实也说明了一件事儿:
科技自立自强,还是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