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身患绝症,却杀了唯一能救自己的神医,难怪曹操非得杀了华佗
前言:
生命如蜉蝣,医者仁心,可救死扶伤。然而在封建王朝,君权神圣不可侵犯,哪怕是救命恩人,也难逃权力的惩戒。曹操与雍正,同样因为医者的一念之差,置其于死地,可歌可泣。
皇帝的绝对权威:曹操与雍正为何杀死唯一能救己的神医
一、曹操的头痛之疾与华佗的推脱
曹操,这个当时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晚年时犯了一个让他痛不欲生的毛病——严重的偏头痛。细细密密的疼痛从太阳穴一直蔓延到整个头部,仿佛有人拿锤子一下下敲在脑袋上。曹操平日里习武管理军队,从未有一日安逸,现在这种病痛让他几乎无法工作。
曹操原本是个性格刚烈,喜怒无常的人,这病痛的折磨更让他暴躁易怒。他手下的将士们都不敢近,生怕一个不慎就招来他的怒火。
当时最出名的神医华佗,曹操听说他医术高明,便请他来看病,希望能治好这个令人折磨的头疼。华佗拂尘而来,为曹操把脉诊断,挑选药材,做了几种药方,果然有一定疗效。
曹操头痛发作时喝下他的药,疼痛能减轻一些,也不至于影响政事。曹操对华佗的医术十分信任,尊称他为神医。
但是这种头痛并非一时半会就能根治,需要长期调理。曹操又时常召华佗来给他看病,打断了华佗平日里的生活。华佗本就是个读书人,行医只是兴趣使然,他平时喜欢钻研古籍,对医书也多有涉猎。他不喜欢被人使唤来去,觉得曹操太过讨厌,打搅了他平静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后,华佗开始推脱不去给曹操看病了。他想方设法找各种理由,要么身体不适不能出诊,要么有其他病人需要救治,每次曹操派人去请,他都能找个借口。
曹操对此很不满,认为神医不应推三阻四、有失医德。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继续派人去请华佗,华佗还是不肯前来。
二、华佗的开颅之议与曹操的杀心
曹操一直没能治好头疼,只能继续找华佗治病。华佗推脱之余,也在研究这种头疼的病因。他判断这可能与曹操的脑部有关,需要做个手术——开颅手术。当时医学不发达,开颅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杀人,曹操一听华佗要开自己的头,瞬间怒火中烧。
“开颅?你是要我死是不是!”曹操一拍桌子,叱问道。他认定华佗是有意加害自己,而提这种荒唐可怕的主意。
华佗解释这是当时医学水平所限,只有通过开颅观察脑部情况,才能找出病因并治疗。但曹操已经听不进去了,他认定华佗就是来加害自己的奸细,必然不能留。
其实,华佗也只是想尽一切医学手段来治愈曹操的疾病,哪怕建议开颅也是出于好意。但是在当时,这种建议对曹操而言简直就是对他性命的威胁。
曹操经历了太多权谋争斗,对身边的人都充满戒备,华佗的开颅之言无疑使他产生了巨大的杀心。
于是,曹操以华佗屡次推脱,不听调遣为名,将其逮捕关押。他心中已经认定,就算华佗能治好自己的病,也绝不能让他成为自己命运的拥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除掉华佗是唯一选择。
三、华佗被演义描绘为反面人物 遭曹操杀害
曹操下令将华佗关押后,随后便将他处死。当时的人们对此并无异议,医生不听将军调遣,理应受罚。而后人编撰的《三国演义》中,更是描写华佗性格刻薄,言语嘲讽,这也成为他被杀的“正当”理由。
其实,华佗只是想要保有自己的时间和尊严,不愿成为曹操的随叫随到的工具,这在今人看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当时曹操的权威不容挑战,华佗的行为被视为对权力的蔑视和冒犯,最终只能以死谢罪。
在曹操心中,就算华佗是唯一能治好他头疼的医生,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一个手下的医生手中。
他必须要斩断这种依赖,才能保全自己的权威。这就是为何他宁可头疼痛死,也要除掉华佗的缘故。
四、雍正的绝症与贾士芳的妙手回春
与曹操的故事相似,在200多年后,清朝的雍正皇帝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雍正继位后,勤勉治国使身体日渐虚弱。到晚年时,他已经卧床不起,浑身没有力气,神医也无法治好。经过皇宫内外寻访,终于找到一位道士贾士芳,能够疗效明显地治好雍正的病。
贾士芳给雍正诊脉,念起咒语进行按摩治疗。奇迹般地,雍正只用了15天就痊愈大半,重新恢复了正常的起居和工作。作为感谢,他对贾士芳赏赐有加,封他为御医,待遇优厚。
但是好景不长,雍正渐渐发现自己过于依赖贾士芳了。如果贾士芳不给他治疗,他就会觉得浑身无力,之前的症状都会反弹回来。一个皇帝的命运被一个手下医生掌控,这让雍正极为不满。他认为自己乃天子之尊,怎能容忍像贾士芳这样的小民制约自己的生死存亡?
五、贾士芳的咒语惹怒雍正 惨遭其杀害
一次,贾士芳照常给雍正治病,一如既往地念着咒语。其中有一句“神鬼听我驱使,天地听我主持”,深深刺激到了雍正。作为皇帝,只有他才有资格说出“天子”二字,怎能容忍一个医生说出这样越俎代庖的话?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雍正的怒火,他认为贾士芳此举无异于蔑视自己的权威,必须严惩。一个刚愎自用的医生,竟敢与天子比肩而立,实在是罪该万死。
贾士芳惨遭杀害,就像多年前的华佗一样,成为皇帝权力的牺牲品。他们都不过是想要一点尊严,却招来统治者的怒火,最终命丧黄泉。
六、结语
曹操与雍正都处在封建专制社会中,他们对绝对权力的在意,使得身边的医生哪怕能救自己一命,也难逃权力的惩戒。这反映出当时尊卑等级森严,皇帝的权威不容侵犯的社会现实。
我们今天读到他们的故事,不应重复曹操和雍正的错误,而要珍惜每一个救死扶伤的生命。只有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公正仁爱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