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说好换人质并临时停火,以色列又延迟时间,哈马斯是不是上当了?

来源:湘评中外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1-24

摧毁半个加沙和屠杀了超过1.5万名巴勒斯坦平民后,以色列终于松口了。11月22日凌晨,以色列内阁通过投票,同意释放150名被扣押的巴勒斯坦妇女儿童,并在加沙地带实行为期4天的停火,但正在交战的加沙北部每天只能停火6小时,哈马斯则同意释放约50名人质,同时以色列允许更多的救援物资和燃料进入加沙。

(以军扫荡部队)

这是10月底以军对加沙发起地面行动以来,双方首次达成一致的停火协议,虽然悲剧还没有结束,但至少有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不过很快事情就又有了变化。

22号晚上,以色列国安会主席哈内格比表示临时停火协议有变化,以色列释放被扣押人质的时间有所推迟,在当地时间24号之前不会实现,但停火协议仍在当地时间23号10点开始。对这个消息哈马斯方面倒是没什么反应,按照原计划会在23号17点左右将人质移交给红十字会。

(以色列国内要求政府解救人质的抗议活动)

对移交人质为什么会延迟时间,以色列方面的解释是因为哈马斯没有与负责调停的卡塔尔签署协议,所以延迟了24小时。不过以色列官方似乎也没有拖拉的意思,声称正式的临时停火文件会在24小时内完成,看起来还是比较有诚意。之前有一些观点猜测,认为内塔尼亚胡政府打算出尔反尔,骗得哈马斯上当以后,再借这个机会对哈马斯发起报复性行动。

(美联社关于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人质交换的报道)

虽然以色列现在口碑极差,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右翼立场也遭受了颇多非议,但毕竟是一国政府,必须考虑国际观瞻,且哈马斯不止一次表示过愿意释放人质换临时停火。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的国内和国际舆论压力都不小,在哈马斯先释放善意的情况下必须有所表态,毕竟地面行动开始前,以色列政府就承认目标之一是解救人质,若是送上门的解救人质机会都视而不见,内塔尼亚胡政府本就堪忧的支持率只会更难看。

(有舆论认为以军伤亡太重也是促成停火的原因,但没有直接证据)

从长远来看,这次临时性停火大概率只会维持几天,原因也很简单,以色列真正的目标是消灭哈马斯,把巴勒斯坦人全部赶出加沙,彻底占领这块地盘,为进一步占据约旦河西岸奠定基础。

只是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这个目标实在不容易,不仅是这个过程本身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对美英等西方国家来说也是大问题——俄罗斯打进乌克兰是侵略,应该受到谴责和制裁,现在以色列公然打进巴勒斯坦人的“保留地”,还在全世界的镜头前屠杀平民,该不该受到谴责和制裁?

(以军在加沙城内)

对占领加沙这个目标,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态度是不承认也不否认。但可以预料的是,如果以色列真打算这么干,必然会遭到西方国家的劝阻甚至干涉,最终内塔尼亚胡有很大可能会在内外压力同时陡增的情况下,放弃这个企图。

(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虽然不算大,但对以色列很重要)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加沙的政治地位该怎么处置?首先,最好的办法是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也就是法塔赫接管加沙。但这个办法加沙人未必愿意接受,因为在之前的选举中,法塔赫败于哈马斯后不愿交出权力,才导致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明明都是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却出现了“二帝并立”的奇景。况且法塔赫与以色列合作多年,几乎放弃联合国裁定的“两国方案”,在加沙人眼里无异于叛徒。

其实在地面行动开始后不久,就传出美国和以色列对加沙战后的地位方案。第一个是由阿拉伯国家组建委员会接管,西方国家派遣军队予以支持,第二个方案是维和部队进驻,依然由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自治,第三个方案是联合国直接托管。

(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在历经战乱后很难信任法塔赫)

从现实角度看,这些方案的问题都不小,比如第一个,沙特等国肯定不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还要冒着被其他阿拉伯国家唾弃的危险,而且巴勒斯坦人也未必愿意接受自己的土地上出现西方军队。如果只是有维护部队维持秩序,依然让巴勒斯坦人自治,等于和以前没什么区别,这一点以色列无法接受,那不就等于花了那么多军费死了那么多人,一切都没变。

所以综合对比下来,也就联合国直接托管还算现实一些。只是以色列与联合国最近关系很僵,如果联合国特派团和维和部队真的进驻加沙,维持当地秩序,恐怕大小摩擦也不会少,毕竟以军有袭击维和部队的前科。

(维和部队这个选项对加沙并不是理想选择)

可以确定的是,巴以双方的互信程度经过这一次战争会变得更低,双方达成临时性停火协议不难,可是真要完全解决“和平该是怎样的和平”这个问题,还需要蛮横的内塔尼亚胡政府亮出更多的诚意,不仅仅是为了释放人质博取政治筹码,否则哈马斯这些巴勒斯坦武装感觉自己上当以后,以色列人自己遭受的苦难也永远不会结束。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