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之窗

父母的一句话,孩子的一辈子

来源:搞笑茂又亦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2-04

文|静若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一名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出去找工作,在家吃了睡,睡了吃,完全是一个“废”人。他说:我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怎么可以干一些不入流的职业?工资少,吃苦,不开心……一堆的理由,他拿一堆的理由做挡箭牌,心安理得地在家啃老,父母当然急在心头,愁上眉头!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因可寻的,孩子出现如此的“怪异”,和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脱不了干系。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娇生惯养孩子似乎是父母的天性,害怕孩子饿,害怕孩子冻着,害怕孩子受委屈,害怕孩子累着,害怕孩子的成绩落下,所有的事情都有大人代办,这些所谓的“代办”,却恰恰害了孩子!孩子是社会的个体,孩子终将要走向社会,立足社会,靠自己的双手和能力来养活自己,而不是靠父母来养一辈子。

最近几年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甚至硕士、博士生毕业不愿意出去找工作,在家啃老的事情不是个例,每每看到这里我都觉得是对教育的极大讽刺。追根溯源,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在我国,当今的家庭教育在大多数父母脑海里是苍白的。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需要父母教育的,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教育孩子!糊里糊涂的爱着孩子,在他们的看来:孩子学习好、读书好就万事大吉了,将来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有一处好的归宿,岂不是每位父母所希望的吗?于是让孩子拼命地学习,学习,再学习,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孩子因为专心致志,书果然读的不错,考上了名校,乃至硕士、博士!可问题来了,你的孩子不会洗衣服,不会照顾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正所谓的“书呆子”,让同学们对之“侧目”、“嗤笑”。

十年前有一位天才少年,曾经被名牌大学硕士班录取,可好景不长,却被学校劝退,理由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母亲对如此的劝退理由伤心不已,颜面丧尽。可这位母亲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估计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只要好好读书,什么事都不要操心做”。这句话听多了,就会刻在孩子的心里——唯有好好读书,其他的事和我没有关系,不需要我操心,有我妈呢!还有一名海归硕士毕业之后也是窝在家里,一呆就是十几年,四十多岁了,靠父母的救济金养活自己。母亲忍痛割爱将他告上法庭,可即便这样又能怎样呢?她依然不愿意找工作,他说:“我今天这个样子都怪我妈,我小时候妈妈啥事都不让我干,我已经习惯了依赖,习惯依赖于我的母亲生活!

习惯,是一般奇怪的力量,能让人削弱的面目全非;习惯是一只庞然大物,让人很难驾驭它的野性。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大树,家庭教育是根系,父母的教育是养料,如果根系缺乏养料,树成长的将很艰难!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千万不可认为孩子还小,认为他做不好!孩子如果不做,将永远都做不好。孩子刚开始做的时候,肯定做不好,父母能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和耐心地教育,让孩子一点点的站起来,做一个离开父母也能独立生存的孩子!

不要让“你只管读书,什么事都不要操心做”这句话耽误孩子一辈子!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