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存冰心 和风迎春色——记南阳市二中李洋老师的直播故事
“早上好,同学们,现在咱们开始视频早读,半小时后,我抽查背诵情况......”3月30日早上5点40分,李洋像往常一样悄悄地起了床,6点就准时打开电脑的钉钉软件,开始给她负责的两个高三班近140名学生安排早自习课。而这样的线上教学日子,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了。
李洋老师正在电脑上利用钉钉软件上课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步伐,也让教师和学生们无法返回课堂。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网上教学工作中各显神通,把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涌现出大量在线教学的“直播高手”、“网络达人”等暖心教师。这些暖心教师的行动,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而南阳市二中高三班主任、语文组的李洋老师就是一位这样的老师。
面对疫情带来的种种未知和重重挑战,身为高三年级班主任、语文组李洋老师也始终坚信疫情是一时的,关爱是长久的,“岁月既不静好,就让我们一同负重前行!”
持之以恒显本色
倾注热血沃新花,秉持丹心灌桃李。
接到疫情延迟开学的通知后,李洋老师便勇担职责,开展线上班级管理和本学科组直播课的工作。
线上办公所用的钉钉软件,对于大多习惯于传统教学的老师,是个陌生的新事物,针对这种情况,她用电话或微信积极沟通,教会班级任课老师如何使用钉钉授课、批改作业,为后期的线上教学扫清了技术障碍。
李洋老师在微信上进行班级管理,真诚的关爱赢得家长和学生的肯定
上网课也涌现许多问题。钉钉邀请发出,家长不回复或者不知如何回复,为此她耐心解释并一一指导操作。学生容易出现数据显示在线人不在线听课的状况,她就持之以恒,坚持用每天视频抽查,每周班会疏导和重点微信通话等方式沟通教育,做到“线上管理,线下答疑;你若不离,我就不弃;你要不理,我也不气;继续呼你,回心转意”!这种为了学生的进步始终坚守的情怀最终感染了家长,也感动了学生,他们纷纷表示前行路上决不放弃,一起守望助力成长!
真诚热爱彰底色
李洋老师对教育教学有着骨子里的热爱,研究生毕业她立志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镪洋鸣玉佩,桃李天下闻。”开学第一课,她将职业理想融入自己名称的独特介绍方式让学生备受感染,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活泼有亲和力的老师上课时语言幽默,感情饱满,激情四射。她教过的学生往往发出感慨:老师,你娇小的身躯竟然有着无穷的正能量!
玉壶存冰心,和风迎春色,从教八年来,她始终以热情面对学生,用真诚感染学生,逐步走近学生的内心,也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先后获得“南阳市教学标兵”“南阳市优秀作文指导教师”“南阳市二中最具活力早读课堂”“南阳市二中课改能手”等荣誉称号。
勇于创新着锦色
日常教学,偶尔玩点新花样,课堂互动,不妨试试新模式,即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李洋老师也喜欢寻求创新突破。一次参加学校的赛课活动,授课内容为枯燥但重要的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她大胆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采用“知识竞赛”的创新模式,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听课效果好,受到学校老师的一致肯定。
李洋老师线上线下与学生交流情景,创新的教学理念获得点赞
“云端教学,看似前沿高端,与传统模式相比,却也有不可忽视的弊端。”李洋告诉记者,“通过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我发现老师对着屏幕讲课,容易找不到激情,学生感受不到热情;学生对着电脑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也听不到学生的反馈。”
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尴尬的局面呢?她认真向同仁学习,积极求教钻研,最终创新课堂模式,赢得课堂内外无数点赞,甚至还收获了一批学生粉。
那她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李洋笑着谈起了她的做法:“课堂开始前,给学生播放《经典咏流传》的诗歌传唱视频,莫文蔚的《咏梅》使学生体会到要做一个坚韧品格的人;赵传的《望岳》教育孩子们‘青春有为,不负光阴’,一首首经典,不仅唤醒孩子内心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勉励他们珍惜当下,不负韶华。”她的线上直播课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融入情感教育,责任教育和爱国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教育的含义,李洋有着自己的理解。
当然,创新的背后需要艰辛的付出,一节直播课,如何做到不落窠臼,如何深入浅出讲解,从确定内容、查找资料到制作导学案,制作详细讲案,李洋老师要伏案准备两三天,但看到精心制作的课程得到大家的认可,对于热爱教学的她来说,“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
细致入微添暖色
“催还是不催,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主播老师们的调侃之言,但是却道出了老师们的“小烦恼”——个别同学作业完成得不甚理想,交作业也不及时,可对老师而言,只有通过作业才能了解学生们对课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但怎么催,就得讲究方法了。
对于催交作业这个难题,李洋老师总结出“花样催交作业”心得:作业,是要催的,但手法不能简单粗暴,要知晓原因,关怀为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刚柔相济,决不放弃!
杨思妤同学是李洋老师所教班级一个程度较好的学生,平时学习很自觉,但有一回出现接连三次不交作业的情况,通过平时的接触,李老师知道她有胃不舒服的毛病,就主动联系家长询问孩子的身体情况,告知孩子要调整心态,平稳节奏,表明老师对她很有信心,接下来,虽然任课老师没有提关于作业的一个字,但是杨思妤自动补交了作业,之后也没有出现过不交作业的情况。
李洋老师在微信上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与他们耐心交流
线上教学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李洋想了一下,微笑着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忙碌,要比平时的正常教学付出更多,除了关注班里的学生上课,还得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和家长交流,一天下来,常常都是晚上11点半才能休息;一个是与学生、家长的距离近了,可以方便地谈心交流,让彼此更理解了对方,知道了对方面临的压力和不易。”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望着窗外发出嫩绿新芽的树木和花草,李洋说出了心里的期盼:“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人们都健健康康的,我们老师和学生都赶紧返回课堂,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毕竟高三的时光很金贵,一天也耽误不起。”
口罩遮蔽下的人们,心头在寻觅春天的踪影,而屏幕那端的老师,就是抚平焦虑带来抚慰的信使,让蛰居的学生看到冰雪消融,迎来春色,听到内心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