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烈?皇帝被杀,九名皇子被勒死,大臣被投尸黄河

来源:历史上的拐点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2-07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大唐虽是一片祥和,但这世间的风云变幻却难以捉摸,恰逢此时,手下能人李淳风据说刚刚和袁天罡成功推演《推背图》一神书。

第二天,应李世民之召见,李淳风气定神闲地行礼之后,便安静地等待李世民的询问,就像是聊家常一般两人交谈甚欢,约莫半刻之后,李世民也挑明了来意。

“听闻爱卿推演天命,后知几千年,不知我大唐何时灭亡啊?”就像是朋友闲聊一样,李世民开玩笑似的提出了疑问,但李淳风内心一颤:你大爷,这是一道送命题啊!

“等到猪会上树之时!”见李淳风一笑,李世民也内心一悦。这猪如何上树呢?但不知这猪自是代指一个朱姓之人,那时皇帝被杀,皇子全被勒死,大臣被投尸黄河。

落弟书生黄巢

这已经是黄巢第三次科考了,大唐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科考这个上升通道早已经被权贵阶层把控,黄巢5岁便可成诗,论才华属当世罕见,但科考全都没有眉目。

年轻气盛的黄巢很早便了解晚唐的黑暗,但他还是希望通过科考证明自己,但科考的利益关系盘根错杂,黄巢屡试不中,因此只能放弃这条路,并留下一首千古名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但奈何时势未到,黄巢只能回家继承祖上留下的私盐经营,私盐营生属于灰色就业,但恰恰如此,黄巢更明白底层人的生活。

官盐的利润最高,但全在权贵阶层手中,私盐不卖那么贵,便是因为目标客户不一样,贫苦的老百姓只吃得起黄巢家的私盐,官方的精盐可不是给老百姓吃的。

晚唐的政治可不清明,朝廷和豪强的压迫,再加上连年天灾,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黄巢家的私盐生意很快就做不下去了,恰好这时,贩卖私盐的王仙芝带领农民起义了。

义军一开始就遭到镇压,但黄巢读过不少史书,他了解东汉末年的张角曾经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这让黄巢很受用,而这“平均地权”恰是历代农民最朴实的诉求。

喊着“平均地权”的口号,黄巢加入了王仙芝的队伍,很快就获得了农民的支持,而那些满肚子油水的权贵无一不是怕死之人,义军很快就发展成让统治者头疼的势力。

黄巢的义军曾经被一度镇压,黄巢投降后,分析晚唐的局势后得出:如今的唐朝藩镇之间并不团结。于是再次起义,又经过几年的斗争攻入长安,那时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黄巢成事儿的过程中,有一个叫朱温的下属,而这个朱温也就是李淳风嘴里的那个“会上树的猪”,此人一手导致了大唐的覆灭,并建立了大唐之后的另一个政权。

朱温乘势而起

朱温是农民出身,他很快就取得了黄巢的信任,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的时候,便代表齐朝和唐朝旧部交战,但朱温对黄巢并不忠心,因此很快就向唐朝投降了。

见到朱温之后,唐僖宗很高兴,封他为大将军,并赐号“全忠”。从此朱温便率其旧部,为大唐打工,所到之处战无不克,攻无不取,一步步成为了唐皇帝的心腹。

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大唐早已经被打得支离破碎,人民早已经不愿买唐皇室的帐了;而地方藩镇又不听唐皇室的号令,全靠自身的利益为重,皇室的处境岌岌可危。

此时的朱温势力很大,唐昭宗也成了朱温控制的一个傀儡,唐昭宗这块肉就在朱温嘴边,他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唯一担心的就是吃完会不会惹得一身腥。

朱温扶持唐昭宗当傀儡的事儿,还是有不少绊脚石的,之前朱温的很多提议就遭到了宰相以及其他官员的反对,因此想要让唐绍宗迁移到洛阳,必须先铲除这些绊脚石。

一天晚上,朱温养子朱友谅“奉唐昭宗之命”以不忠为由,将宰相崔胤等忠于唐绍宗的官员全部杀害,接着朱温奏请唐昭宗迁移洛阳,唐昭宗只得乖乖听其摆布。

待到唐昭宗抵达洛阳的时候,周围的所有侍卫都被换成了朱温的人,就连一路跟随唐昭宗从长安到洛阳的其他人,也被朱温偷偷灌醉坑杀,唐昭宗察觉之后已经太晚了。

朱温逼迫唐昭宗迁移到洛阳之后,唐朝旧部很快就打出了“兴复唐室”口号,而朱温也不得不西征迎战他们,怕唐昭宗在背后捅刀子,朱温竟然杀了唐昭宗另立新君。

朱温得势之后,新君唐哀帝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第二年朱温就下令将唐昭宗的儿子及亲戚全部杀光了,而那些忠于李唐皇室的大臣,仍旧蠢蠢欲动指责朱温。

想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就一定得获得全天下的支持,因此这些忠于李唐的大臣被朱温写入了黑名单,对于这些事儿朱温的得力谋士李振很是上心,他也是一个落第书生。

李振出身没落贵族,饱读诗书,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科考,在考场上李振发挥的很好,仿佛飞黄腾达就在明日,但成绩出来后,上榜的竟然是王员外家的大孙子。

李振觉得这可能是自己运气不好,因此回家努力学习,对于科考的内容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但结果仍然不理想,而李振依旧没有放弃,因为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一天李振在包子店买包子的时候,分外留心隔壁桌上的对话:“兄弟你又准备科考去啊,别说我没提醒你,上榜人员已经定了,榜首是王员外家的小孙子,没有你啊!”

李振想冲上去问问隔壁桌的兄弟何出此言?但却被包子店老板的拉住了,他掏出兜里仅剩的铜板之后,又将所买包子装进裤兜里,便朝隔壁桌找去,但那人早已不见踪影。

这次科考的时候,李振一如既往地发挥,但上榜的人还是没有他,而榜首也恰恰就是那个王员外的小孙子,李振拿出兜里的最后一个包子吃完之后,便再也没有参加科考。

群臣投杀黄河

后来黄巢起义了,李振靠着机缘得到了朱温的赏识,李振谋略出众,很快就成为了朱温的心腹,而李振也最恨那些把握朝政的腐败官员,在他眼里这些人都该死。

随着朱温的权势越来越大,朱温称帝的野心也渐渐显露了出来,这天李振私下告诉朱温:“大王若欲成霸业,须得将那些忠于旧唐的官员全部铲除,不然必遭阻碍。”

李振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朱温的认可,这些朱温看着不顺眼的人很快就被抓到了滑州,其中以裴枢为首的朝臣一共30来人,这些人各个家财万贯,妻财无数。

“我乃是当朝进士,世间清流,你们这样伤天害理,天理何在?”一位不知名姓的年轻人已经身为阶下囚,却不明白自己的处境,仍旧想要在临死之前口嗨一会儿。

李振并未理会他们,此事儿由朱温一手操办,他不便插嘴,反倒是朱温懒得和这些人争辩,直接下令将这30来个人处死了,这些人虽然死了,但李振却意犹未尽。

“大王,这些人经常自诩为清流,应当将他们投入黄河,让他们变成浊流。”李振最恨那些通过科举上升的官员,更讨厌他们自称清流,于是这些人全被扔进了黄河喂鱼。

之后,大唐的统治基础彻底没有了根基,唐哀帝虽然还在位,但大唐已经彻底亡了,在“猪”上树的时候,唐朝宗室和亲戚被杀得七零八落,不得不说李淳风算得真准。

朱温称帝

公元907年,在朱温的示意下,宰相张文蔚亲率百官入朝觐见唐哀帝:“皇上,朱大人为朝廷的建设四处征战,如今已经年迈,他也只希望能再上一步,望陛下成全!”

接着百官一起向唐哀帝行礼,唐哀帝自然明白百官和朱温的意思:所谓再上一步,不就是催促他早早禅让吗?唐哀帝为求保命只得禅让朱温,至此朱温称帝,该国号为大梁。

至此,李淳风嘴里的那个猪已经上了树顶,大唐彻底亡了,次年,被朱温囚禁的唐哀帝被杀,曾经名盛万国的唐王朝完全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华夏大地乱世来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精通奇门遁甲的李淳风对于大唐一定会灭亡持肯定态度,但在李世民面前只要讲出大唐会亡,便是自杀之言,况且讲真话也会泄露天机。

李世民听到李淳风说“待到猪会上树时”也哈哈一笑,李淳风也因此躲过一劫,上不泄露天机,下也不曾欺骗李世民,更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着实一举三得。

想到当初大唐的辉煌,谁又会去相信多年后的唐王室衰弱至此?上至皇帝、下到大臣全军覆没,历史一直在变,但历史的规律也从来不变。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