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却杀尽汉人重伤匈奴,事后才知他的精明
公元121年夏天,汉武帝下令对于匈奴发动第二次攻击,此后的一系列战斗被称为河西第二次战役。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数万精兵沿着黑水南下,经过酒泉、张掖、最终抵达祁连山脉,霍去病深入腹地将匈奴打得节节败退。
汉武帝连年的对外征战,使得匈奴分裂出了许多部落,其中有一些匈奴人的部落选择了主动归降汉朝。当这些匈奴人带着自己的牛羊,和所有的家当来到汉朝的时,一些汉朝的商人将铁器卖给匈奴。
匈奴人的归降
第一次河西战争让霍去病名留青史,在这一次战争中霍去病上演了一次又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闪电战,他用六天的时间转战匈奴五个王国,这一仗也实现了汉武帝当时的战略构想,斩断匈奴的“右臂”。
第一次河西战争取得胜利之后,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大军休整了几个月之后,到了夏天霍去病再次奉命外出征战。在第一次河西战争中,霍去病初露锋芒、小试牛刀,所以第二次出征被汉武帝寄予厚望。
此次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扫清匈奴右贤王的残余势力,汉武帝还将目标锁定了左贤王,一旦左路的匈奴也被击溃,匈奴对于大汉的威胁就少了不少。
眼看着左贤王和右贤王部落都被击败,匈奴失去了对于河西走廊的控制,单于只能继续向漠北迁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些匈奴的部落就选择了归降汉朝。
打不过就加入方式也符合匈奴的利益,毕竟当时大汉朝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大王朝,匈奴人有一个好处说干就干,决定归降汉朝的匈奴人带上自己的家人收拾好所有的行李,赶着牲畜浩浩荡荡的跟随大汉朝的军队一路向南出发。
他们的目标就是长安,当时的长安城里依然歌舞升平,一派祥和的景象。据史料记载,当时约有4万匈奴人归顺汉朝,按理说这些匈奴人算是战败的俘虏永远低人一等。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
话说,由于河西走廊已经被打通,不少商人希望能将汉朝的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于是,他们盯上了匈奴人饲养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仅很强壮,而且耐力好很适合走远路。
如果用货币来购买朝廷还是允许的,然而有一些商人贪图小便宜,用铁器来和匈奴进行交换,这样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汉朝的律法,而且不少商人都参与了这一次铁器与匈奴换牲畜的交易。
此事最终惊动了汉武帝,似乎在商人看来法不责众,大家都这么做自己做也没有问题,谁知道汉武帝命令官员去严肃查处这件事情,结果查出来前后参与的总人数高达500人。
不过,汉武帝却坚持自己的决定,斩杀了这500名商人。之后,汉武帝没有对于匈奴进行惩罚,反而重赏匈奴,妥善地安置了这4万归降大汉朝的匈奴人。
汉武帝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其实有着一定的道理。汉武帝之所以斩杀这500名商人,是根据当时汉朝的法律来做的。在汉朝有两种物品的交易是受到严格监管的,一个就是盐,一个就是铁器。
盐是事关民生的根本,再加上盐在古代是暴利,为了避免滋生腐败,因此封建时代盐一直掌握在统治者手中。铁器的专卖也是与汉朝商鞅变法有关,所以有一个词形容为“汉承秦制”。
长远的想法
商人认为不能在汉朝交易,但在汉朝以外的地区进行铁器交易应该没事,所以这样的交易不算犯法。可是,这些商人却忽略了律法中还有一条明确规定“不能与匈奴进行铁器交易”,同时匈奴部落已经到达长安。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汉武帝看到匈奴高超的铸铁技术之后十分郁闷,认为自己堂堂大汉朝制造铁器的技术居然都比不过匈奴。
这绝对不是影视作品的夸张,当时事实就是这个样子,匈奴在养牛羊和制造铁器方面技术都非常先进。试想一下,如果大量的铁器由汉朝流入匈奴,汉武帝在打击匈奴的时候难度自然会上涨不少。
从长远来看才知道汉武帝的高明之处,之所以妥善地安置匈奴人,是为了彰显大汉朝的格局,既安抚了这些本来就惴惴不安的匈奴人,同时也展现出大汉朝一视同仁的态度。
在汉朝受到了妥善安置的匈奴人,他们的家人也都被善待,逐渐把自己当成了汉朝的子民。后来,归降的4万匈奴人,还有一部分进入了汉朝的军队中。
匈奴人将在沙漠中的作战经验,全部传授于汉朝的军队,此后汉朝多次攻打匈奴,归降于汉朝的匈奴人成为了向导,大汉的军队得以深入腹地肃清匈奴残余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