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第一个对中国宣战的国家是哪个?不是日本,答案有些意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战争范围包括亚洲、欧洲和非洲,囊括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广大地区。总计参战国家多达61个,人口20亿以上,军民总伤亡超过9000万!作为亚洲最大的战场之一,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长达14年,并为此付出了3500万人以上的伤亡。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永远无法原谅和忘怀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并不是二战时期第一个对中国宣战的国家。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被要求“不抵抗”,结果“四十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东北大地迅速沦陷。对于如此明目张胆的侵略行径,蒋介石政府并未坚决抵抗以维护主权,而是寄希望于国际调停。即便是后来的“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虽然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政府依旧没有正式对日宣战,日本也并未对我国宣战,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宣战这件事,当时的中日双方都有自己的顾虑。对中国而言,由于当时本国的军需物资无法自给自足,所以必须要依赖国际上的支援。如果在法律上对日宣战、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那么日本完全可以以交战国的身份切断中国的对外交通,如果这样中国的抗日战争将变得更加困难。要知道,当时我国的制海权几乎完全落入了日本的掌控,单就这一点考虑,中国对日宣战也是弊大于利的。
此外,如果对日宣战,中国还将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日侨民。在中日开战之前,有非常多的中国公民前往日本留学或者定居,一旦对日宣战,日本政府完全可以将这些华侨驱逐出境。要知道,驱逐出境和遣送回国不同,是需要本国去接的。而当时中国并没有能力组织撤侨行动,考虑到这些在日华侨的安全,也不适合对日宣战。
所以对中国而言,抗日归抗日,但是对日宣战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虽然在名义上会显得自身立场坚定,但是在现实意义上对抗日而言反而是弊大于利的。基于这一现实考虑,当时国民政府作出的决定是:对日不宣战,不断交。
日本侵华14年,是什么时候对华宣战的呢?日本侵华的计划之一,就是将中国分裂为多个小国家,所以他们在占领东北后,立马扶植了溥仪建立伪满政权;占领南京后,又立马扶植汪精卫建立汪伪政权,并以汪伪政权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建立“外交关系”。此外,日本还发表了“今后不以国民党政府为对手”的声明,不承认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所以对日本而言,他们与“中国政府”是“友好关系”,直到宣布无条件投降也始终未对中国正式宣战。
那么二战时期,第一个对中国宣战的国家是哪一个呢?众所周知,二战的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轴心国,同盟国作为中国反法西斯的盟友,自然不可能对华宣战。而轴心国也无非就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日本从未对华宣战,纳粹德国和意大利与中国隔着半个地球从未交战,所以也没有必要对华宣战。第一个对华宣战的国家并不是参战的轴心国,而是一个长期保持着中立的国家——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被意大利包裹是一个典型的“国中国”,在“全世界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排行榜上位居第五,仅有61平方公里,截止2019年的人口数量也只有3.2万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弹丸小国,却在1944年7月5日不再保持中立并宣布对所有的参战国宣战,其中也包括中国。希特勒在欧洲高歌猛进的时候也没敢对全世界宣战,一个小小的圣马力诺怎么敢这样,是当真不怕亡国吗?
1944年6月26日,英国认为德军进入了圣马力诺,派空军对该国进行了“无差别轰炸”,造成了至少35名平民遇难、一百多人不同程度受伤。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空袭于圣马力诺而言,不啻于是一场国难。被惹恼了的圣马力诺放弃中立,决定对同盟国和轴心国同时宣战!就这样,世界另一头的中国政府也莫名其妙收到了圣马力诺的宣战书,圣马力诺也由此成为了二战期间第一个对华宣战的国家。
但是在实力的差距面前,再强硬的态度也无济于事。由于圣马力诺的宣战,纳粹德国于9月初派国防军第278国民掷弹兵师突袭圣马力诺,圣马力诺只得放弃了抵抗。9月19日,英军的第4步兵师又进入了圣马力诺,英德双方在圣马力诺的地盘上打了40分钟之后,留下19具尸体和40余名伤员后撤离。不考虑自身实力的贸然宣战,给圣马力诺带来了更多的麻烦,但是对中国来说,相比于日本的不宣而战,圣马力诺的宣而不战显然是不足挂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