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唐诗坛的第一赢家—白居易
大唐诗坛可谓是群星璀璨,既有诗坛的两座丰碑-“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又有“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囚”贾岛,“诗王”白居易等等,然而,在众星中称得上第一赢家的,那就非白居易莫属啦,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大唐诗坛第一赢家—白居易。
白居易画像
据历史记载,祖籍山西太原的白居易于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中小官僚家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所出生的时期是唐朝历史上藩镇割据形成和发展的第一阶段,白居易的家乡刚好就处在藩镇割据战争频发的地区。在战争中有功的老爸白季庚为了让家眷躲避战乱,便把他们迁居到宿州符离居住。
从而,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快乐的早年时光。相传,聪颖过人,读书刻苦的小白同学,读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不仅学业有成,而且还收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有其诗为证: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
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
碧纱窗下绣床前。
避乱符离的时候,11岁的小白和一个比他小4岁名叫的湘灵的邻家女子相识,于是两人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的湘灵在两人情窦初开后,便开始了初恋。
在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后,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因门第的问题,最终被母亲拒绝。无奈的白居易便采取了用对待婚姻消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立场,直到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婚。
顾况塑像
但他对初恋情人湘灵的爱丝毫未减,期间曾写有大量的诗文。诸如:《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等等。
后来白居易在贬官江州期间,时年44岁的他偶遇了已经40岁却仍未嫁人的湘灵,二人抱头痛哭后,白居易写下了《逢旧》一诗聊寄。虽然,白居易致死也没有和湘灵结合,视为其人生一大憾事,但在世人看来,如此一知己,又何尝不令人“嫉妒”呢?
早年的白居易,虽然学业有成,但在科举入仕途上还是用过不少心思的。相传,大诗人白居易到长安参加科考时,曾携诗卷拜谒前辈诗人顾况。顾况见落款是“白居易”,便开玩笑说道:“长安百物昂贵,居大不易。”
但在看完《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后,顾况不禁大为赞许,笑着说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从此便到处推荐赞誉,白居易随之声名大振,给他考取进士起到了相当大的帮助,使其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进士。
话说,长安慈恩寺西院有一座高三百尺的塔,俗称大雁塔,为唐代名僧玄奘收藏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和佛像,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建造。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科进士在曲江宴以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全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后成为考中进士的代称。白居易当年中进士后曾有诗云:“慈恩寺塔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唐宪宗画像
白居易在官场上的早期还是非常有进取之心的,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因此上书言事,同时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的诗歌,希望当政者能够补察时政,有时更是直言大老板唐宪宗的错误。
这样一来,就不免让大领导感到有些不爽了,曾对大臣李绛私下抱怨道:“白居易这小子,有些不识抬举呀,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好在这个李绛是个正直的臣子,立马说道:说来白居易这小子也是尽职尽责吧,言官谈事是他的职责,也是他一片忠心吧,希望大领导能够广开言路。”
此处,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白大官人所作的反应人民疾苦的诗文。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宦官专权是唐朝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尤其在唐朝中期以后,宦官权势炙手可热,不仅可以操纵朝政,而且对帝王的废立也是游刃有余。我们再看一首《买花》:
《琵琶行》诗文意境图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这是白居易所作的组诗《秦中吟十首》中的最后一首,通过描写贵族买牡丹花的场景来揭露当时统治者奢侈豪华、挥金如土的腐朽生活,深刻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矛盾。
后来,白居易在宰相武元衡被刺一案中,因上表请求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进而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政治上的不如意,让他渐渐的由兼济天下转而独善其身。从他的诗文亦可看出此间的心性。
不如来饮酒其七
莫入红尘去,令人心力劳。
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且灭嗔中火,休磨笑里刀。
不如来饮酒,稳卧醉陶陶。
晚年的白居易,仕途可谓一路绿灯,后因病任闲职于东都洛阳,时常与刘禹锡等人诗文唱和。他的代表诗作《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更是风靡海外。
刘禹锡塑像
在当年的“日本”、“韩国”等地区更是火到爆表,相传,当地的一些达官贵人曾向商人高价购买白居易的诗文,可见白居易的诗文在这些地区似乎成了硬通货,如此说来,白居易当是文化输出的大家。
公元846年,时年75岁的白居易在洛阳去世,时任大领导唐宣宗曾有吊白居易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如此以来,从诗中“谁教冥路作诗仙”一句来说,白居易可谓是唯一一位有官方背书的“诗仙”啦。
白居易塑像
斯人已逝千年,评价有褒有贬,或许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时代背景不同的原因,但有一点似乎引起了众人的共鸣,那就是,白居易活得的实在,是一个接地气的人。从官场,情场、诗文成就等来说,在众多的诗人中有几人可以比肩呢?
白居易
轩辕
昙花荼蘼各有期,
通达乐天世人迷。
蛮腰素口湘灵事,
放眼诗坛几个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