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布日出,一个腾讯在大山扶贫的故事
大崇村,一个不起眼的村庄名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这个瑶山深处的小村子,是腾讯公司和腾讯基金会结对帮扶的贫困村。
“山一座连一座,道路狭窄蜿蜒,急弯一个接一个。”这是陈圆圆对大崇村的第一感受。
陈圆圆从事农村工作超过10年,她创建“腾讯为村”平台,走进过无数贫困山村。当她走进大崇村时,还是深受震撼。
大崇村17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村(屯),有村民416户、1851人,人均耕地不足0.5亩。截至2019年底,村里仍有98户、590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将近30%。
如何在大崇村这样的极贫山村做扶贫?陈圆圆随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到村里调研。
面对腾讯这样的大公司,大崇村也抱有很高的期望。
龙布屯孩子们的眼神,是扶贫工作组最难忘的记忆。
腾讯员工家属参与的“小鹅爱乡村”活动,每晚放映电影,全屯的孩子们都来观看。
陈圆圆在县里开会,到乡里开会,又进村察看,她始终在盘算。按照扶贫政策,当地“两不愁”已经实现,政府也在投入“三保障”。企业做扶贫,能做些什么呢?
陈圆圆认为,应该做政府想做,但没精力做、也做不好的事。
广西都安山区,群山叠嶂,路远且险,扶贫压力极大。
陈圆圆把这个想法和都安县的领导沟通,对方十分认可,这让陈圆圆十分兴奋。用资源撬动资源,用授人以渔的方式,实现大崇村可持续发展——这才能体现腾讯扶贫的特色。
和当地干部交流,陈圆圆听说村里有一个龙布屯特别困难,急需帮扶。
龙布屯只有8户村民,按照“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要求,政府投入100多万元,修了一条十八弯山路通到屯里。
“十八弯的山路和我‘共振’了一下。”陈圆圆条件反射般提问,当地风景怎样?从村干部的手机里,她看到一张在山顶拍摄的日出照片。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来龙布,住客栈,观星空,看日出!”陈圆圆觉得,依托当地无污染、原生态的自然条件,打造一个网红旅游景点应该是不错的主意。
2
从4月中旬与大崇村结对帮扶算起,到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达成,时间只剩6个月。想法能否变成现实?
当地除了风景和道路现成,其他都是未知数。
“首要任务是建客栈。”村里的房子是普通砖房,没什么特色。陈圆圆想到“集装箱”公寓。
集装箱公寓在国内已经很成熟了。建筑的主体在厂家定制,做好之后运到现场,架上地基,接通水电,就能使用。成本低、周期短、好操作、见效快。
“网上很多供应商,我们一家一家比价。”陈圆圆很快找到安徽一家集装箱供应商。他们听说是公益项目,很有热情。
4月底,陈圆圆带着设计团队,陪着供应商一起进山。
“大家顶着烈日爬山1个多小时,感觉身体已被掏空,好在对风景都很满意。”陈圆圆在朋友圈写道。
一名当地干部说,他们天天上上下下,满脑子“两不愁三保障”,从来没想过这里美不美。现在,腾讯的团队在这里发现了美,还打算将它挖掘出来。
供应商也为这种情怀所打动,不仅以很低的价格接下订单,还赠送全套水电路和家具。
客栈建成后,靠什么吸引游客?让人花钱到一个贫困村旅游,总要给一个理由吧。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显得至关重要。
都安是瑶族自治县,当地是瑶族一个分支——布努瑶文化的发祥地,本地最大的酒店就称“密洛陀酒店”。密洛陀,正是瑶族神话里一个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伟大女神,相当于华夏远古神话的盘古和女娲。
陈圆圆偶然听到这个典故,非常兴奋。她拜访当地文史专家,找到一系列密洛陀文化和神话传说的书,足足有几十斤重。
通过在广西高校担任教师的妹妹,陈圆圆还找到负责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研究的机构,请老师和学生出力,一起设计集装箱内饰和主题LOGO。
“我们一定给游客很好的住宿体验,让大家觉得房间很舒适、有特色,就相当于在一个密洛陀文化博物馆里进行沉浸式体验。”这是陈圆圆的想法。
龙布屯看日出,这是集装箱客栈项目最大的特色
除了少数民族文化,纯净的星空,也是这个项目着力打造的亮点。
“这里是周边的最高峰,也是广西光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在黑夜里观星,将是一种很棒的体验。”陈圆圆说,过去大家接触较多的是西方星座,现在这里有一个中国式的观星台。
都安县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这里山区拥有异常纯净的星空。
龙布日出项目,将在附近山顶建一个“观星台”
“什么是宇,什么是宙,什么是紫微垣,三垣二十八宿都在哪,星空从古至今有哪些变化,这些天文知识我们都会做成解说词,教游客怎么观星。”
3
“集装箱”客栈运营后,会在当地创造就业,招人首选大崇村的村民。
“过去四年是全职宝妈,已经跟社会脱节。本以为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居然出现奇迹,我有工作了。”21岁的村民蒙艳桃,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所说的“工作”,是在集装箱客栈当服务员。
“集装箱”客栈建成后,有10个标准间,按照“两大一小”入住,满员接待能力30人,三天两晚的周末套餐定价为每人688元、10岁以下每人388元。
客栈能否盈利呢?陈圆圆算了笔账:“如果每周接待20人,每月就是80人,每年960人,以人均消费500元计算,每年经营流水是48万元,扣除35万元的人工、水电、维修、采购等运营成本,每年可以产生13万元的利润。”
提供了好几个工作机会,还有13万元利润,在当地算是不小的项目了。
为了让客栈收入惠及全村,陈圆圆还草拟项目的股份分配和分红方案,村经济合作社和及符合条件的村民,都持有股份并享有分红权,分红用于项目发展和大崇村的公共事务投入。
陈圆圆心里很清楚,客栈的整体规模很小,单靠食宿经营能带来的经济收入非常有限。因此,要把客栈作为一个窗口或平台,围绕“龙布日出”主题不断拓展增收渠道。
建设“龙布日出”的工人,都是当地村民。此外还有来自腾讯和合作商的小伙伴。
“游客来了觉得体验不错,肯定有消费冲动,必须让大家有东西可以买。”为此,腾讯用户与体验设计中心参与其中,设计了主题T恤、冰箱贴等周边,游客也可以自己动手印制喜欢的图案。这些体验也能增加客栈收入。
陈圆圆还计划,推动大崇村当地建设食品加工厂,希望形成“前店后厂”模式,对当地特色农产品整合包装,打响龙布日出品牌。现在,“龙布日出”的公众号也已经上线。
陈圆圆为村民代表讲解“龙布日出”的股权分配方案。
村民们在讨论过程中举手提问。 对多数村民来说,“股权分配”还很难理解。
4
在大崇村扶贫,陈圆圆还推荐村民使用“腾讯为村”,这是一款互联网助力精准扶贫、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的信息平台。
通过“为村”平台,能看到村委会通知、财务公开等信息,还能看到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日记,还有村民们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感言。
“腾讯为村”扎根大崇村,“小鹅爱乡村”的小伙伴们是当地的名誉村民。
“为村“平台的核心用户是村两委干部,我们用互联网思维武装他们,让村干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更有战斗力,这就是“为村”平台最核心的价值。作身“腾讯为村”创始人的陈圆圆,对“为村”在大崇村的发展,并不着急。
“腾讯为村”携手中兴通讯,为当地建设5G基建站。这是全国第一个开通5G信号的贫困村。
现在大崇村的手机信号还很微弱,不过5G基站马上就建起来了。届时,这个大瑶山深处的山村,将是全国第一个开通5G信号的贫困村。古老而贫困的大崇村,将迎来全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