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传统的浅泽爱子与她的金属丝编织艺术
殷铄
2020年,美国邮政部推出的浅泽爱子作品系列邮票 图片:艺术家个人网站
规则或者不规则,圆形或者树枝状,细细的金属丝织成了令人目眩的艺术品。今年8月,美国邮政部推出了一系列美丽的邮票。这一系列的艺术邮票不仅会随着今年的大选选票被邮寄到美国各地,更成为了收藏者们争相追逐的目标。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位艺术家的名字,她传奇跌宕的艺术生涯和成就直到近十年来才得到主流艺术界的认可,然而,她在雕塑和艺术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深深地影响了战后艺术的发展和当代艺术基本形态的形成。
浅泽爱子在创作雕塑 图片:Time&Life Pictures
浅泽爱子(Ruth Aiko Asawa),又称浅泽露丝,美国第一代日裔移民的女儿,1926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诺沃克市。像所有在美国勤奋工作的亚裔家庭一样,浅泽爱子一家通过努力过着体面的生活。她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兴趣和天赋,在浸润了东亚汉字文化的同时,浅泽爱子也曾经学习书法。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本来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当时洛杉矶著名的艺术学校——乔伊纳德艺术学院或奥迪斯艺术学院深造。然而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政府的9066号行政令改变了这一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开始对国内的日裔居民实行隔离和囚禁。1942年2月,浅泽爱子的父亲——一个已经在美国生活了40多年的普通农民,被联邦调查局关进了新墨西哥州的一个高等级的集中营。同年4月,浅泽爱子和母亲以及5个兄弟姐妹也被送到了加利福尼亚阿尔卡迪亚的圣安妮塔拘留营。她在那里利用空闲的时间画画,同时被拘留的还有来自迪斯尼动画工作室的制作人,浅泽爱子自然没有错过向他们学习的机会。9月,一家人又被转移到了阿肯色州的罗威尔拘留营。作为日后的一位重要艺术家,浅泽爱子在集中营中开始的艺术生涯是非比寻常的。尽管困难重重,但她也是在这里开始制作编织艺术——开始是为集中营制作迷彩隔离网。每天面对着铁丝网,浅泽爱子对金属丝线的恐惧逐渐转变成为了兴趣。“我对一条线的经济性很感兴趣。线可以相互连接、变形、扩展或收缩,可以通向任何地方。”她这样描述自己对金属丝线的好奇。
1943年,浅泽爱子在度过了两年的拘留营生活后终于获释,并进入密尔沃基州立师范学院学习艺术教育。然而在战争尚未结束之时,她根本无法以日裔的身份获得学位。因此,在战争结束后,浅泽爱子进入了鼎鼎大名的黑山学院。这所学院以开放的教学方法和前卫的审美环境而闻名,对刚刚走出牢狱和歧视的浅泽爱子来说,这里是天堂。受到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巴克敏思特·福勒(Buckminster Fuller)和默斯·康宁汉(Merce Cunningham)等人的指导,浅泽爱子很快确立了以金属丝线为媒介的雕塑样式。依据植物、蜘蛛网、海螺和偏转光线等自然形态,她创造出了环形金属丝结构,并创作出篮子状的雕塑。全新的样式挑战了传统雕塑的材料和形式的概念,同时也对编织的技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970年,浅泽爱子、艺术家阿方索·帕蒂纳斯和小学生们在一起 图片:格雷塔·米歇尔
在黑山学院,浅泽爱子领会到了学院的灵魂——通过不断的实验完成艺术上的创新。她曾经多次去墨西哥旅行,其作品所使用的编织技术正是来源于墨西哥传统的编织手艺。在《浅泽爱子的雕塑》一书中,她描述了这种编织技术的主要特点:“就像一个字母e。你先在木销子上缠绕出一个e,然后再根据金属线的重量和销子的大小制作不同的e形环,直到大小不同的e形环组成一个特定的形状。我使用了所有我能找到的材料,这真是一项惊人的技术。”浅泽爱子在三维空间中作画,然后用线穿起了无数个e形环,最终形成其雕塑作品的独特形态。
在偶发艺术、大地艺术、概念艺术等各种艺术运动集中涌现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浅泽爱子站在了潮流的前沿。她的突出贡献,是让艺术和工艺美术结合起来,并迫使艺术界接受了这一模糊的界限。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浅泽爱子第一次向旧金山艺术协会提交自己的金属丝编织作品时,就遭到了拒绝,理由是“这不是一件雕塑”。通过浅泽爱子的丈夫阿尔伯特·拉尼尔(Albert Lanier)的一番交涉,这件日后引发热烈讨论的革命性作品才得以在旧金山艺术博物馆展出。
2018年,圣路易斯的展览“浅泽爱子回顾展”现场 图片:圣路易斯地方艺术委员会
如今我们再看浅泽爱子的雕塑艺术,不仅仅因为其引人入胜的网状结构和变化多姿的外形,更惊叹于这些雕塑所承载的公共教育方面的意义。当浅泽爱子移居旧金山后,她认识到公共空间和公共教育系统需要更好的艺术资源,应该为所有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体验。自20世纪60年代起,浅泽爱子在旧金山先后创立了多个艺术教育机构,并举办了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培训课程。1982年,她创办了旧金山浅泽爱子艺术学校,为艺术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浅泽爱子在创作雕塑 图片:艺术家个人网站
浅泽爱子的身份是复杂的。她是一个先锋艺术家、一个拘留营的经历者,也是一个守护黑山学院创新精神的卫士。然而这些复杂的身份无法掩盖她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贡献。作为一位雕塑家,她孜孜不倦地探索形式和材料上的变化;而作为一个艺术教育者,她更是倾注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因为从战争的阴云和拘留营中走出的浅泽爱子,更懂得艺术抚慰人类心灵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