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调查

广州市“强企增效”二期项目再出发 服务中小企业数增至38家

来源:凤凰网广东综合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1-20

为加快振兴实体经济,引领中小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1月19日,广州市“强企增效”试点工作项目成果发布暨二期项目启动大会在广东迎宾馆顺利召开。

广州市“强企增效”二期项目再出发 服务中小企业数增至38家

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免费参与

“强企增效”项目是广州市工信局创新性采用“政产研”新模式,联合工信部电子五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为重点中小企业开展“问诊治病”的暖企活动。政府出资为企业免费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疫情难关,促进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不仅采用五所独创的TSQ(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平台,组织专家深入企业现场“把脉问诊”,还开展实验室根因分析、汇聚专家意见形成“药方”,辅助企业改进“治疗”,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凤凰网广东了解,在试点工作项目中,市工信局、五所先后共组织60多位专家参与诊断,共完成浩洋电子、通达电气、四维尔丸井(广州)、迪森等25家企业的调研工作,共提供整体解决方案187个,推动落实改进50项,有效解决了试点企业在设计开发、生产运作、质量管理、战略机制、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广州市“强企增效”二期项目再出发 服务中小企业数增至38家

试点成效明显 服务企业满意

从试点项目实施前后数据对比来看,试点企业改进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5000万元/年。根据企业反馈的满意度调查表统计,25家企业均认为“强企增效”项目的实施对企业发展有重大意义,其中有18家认为效果超乎预期,参与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升效果凸显。

广州通达汽车公司作为“强企增效“项目的经典案例,副总经理王培森在会上分享了其中的过程与经验。他表示作为致力于成为国内车载电气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工厂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但与国际标杆对比,仍有改善空间。 “我们对于产品的质量把控的管理相对于来说是比较难的通过这个项目中他们对我们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就这个问题提出原因和改进的措施,对于我们企业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还是生产质量的把控,以及我们整个研发团队的体系培养,都是非常有效果的。”凤凰网广东获悉,诊断专家通过精益生产优化、实验室建设、薪酬机制完善、团队建设等系列措施的导入,不仅提升了通达汽车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实现降低成本约320万/年。

惠及更多企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

“强企增效”是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专家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的支撑,全面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做大做强中小企业。

这种政府指导、专业机构支撑、企业主导参与的“政产研”合作模式,通过试点示范,成功探索出面向中小企业问题的“诊断发现短板、整改促进提升”的技术管理能力提升实施新路径。二期项目再启动,是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推广,帮助企业疫情之下共渡难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据了解,“强企增效”二期项目服务中小企业数将增加为38家。

中国赛宝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彭晓雷表示,这一次的活动的重点主要是三促进四效益,促进企业质量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政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广大消费者质量意识的提升。同时,在促进企业、政府、消费者的进程中,也要让他们得到效益,乃至整个社会效益得到提升。他说道:“我们现在有5000人左右,每年我们服务的企业家大概有2万家左右。大家都知道中小企业是我们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我们赛宝实验室为企业服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