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现实的李云龙是什么样子?因作风问题连降两级,上司见他还得敬礼

来源:历史文豪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2-24

即使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七十年,荧屏上的以抗日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些影视作品树立起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代表着那个时代不朽的民族精神。

而其中的“亮剑”精神就为人所熟知,因为这是对于剧中李云龙最好的诠释。他对于战局的把握和出其不意的战法令大家尤其的佩服,还有他那暴脾气也是让人又爱又恨。

然而,这样一位荧幕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他就是经历过抗日战争,淮海战役以及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王近山中将。他一生战功显赫,杀敌无数。

因为性格暴躁,很多人称他为“王疯子”。就连伟人都对他印象深刻:“太岳有个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略,能抓住战机打漂亮仗!”

虽然他后来因作风问题,被连降两级,但其一生赫赫之功是没有人敢否定的,他的精神正如《亮剑》里讲的那样:“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是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投身革命,毅然亮剑

王近山同志出生于1915年的湖北省一个名为程河村的小地方。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徒四壁的他很小就去给人放牛、做长工。家境本来就不好的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又去世了。

王近山15岁的时候,时局动荡,国难当头,生活艰苦的他便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1930年,王近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他正式转入我党,因为优异的表现,慢慢担任到了机枪连连长。别看王近山在照片里一脸温润,慈眉善目,但他“王疯子”的称号可不是随便叫的。

谈起这绰号的由来,便能让你深深被他的勇劲给镇住:入伍不久的王近山在一次战斗中,与一个国民党兵大个子兵对上了线,实力悬殊之下他早已身负重伤。

他不仅用刀砍,还用牙咬,杀红了眼的他最后干脆抱着敌人一起滚下了悬崖。好在,敌人终于死了,王近山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在后来战斗岁月里,王近山“王疯子”的特点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1935年与川军对战时,接到命令的王近山当即扛着红旗,带领众人冲了上去。

可是不幸在枪林弹雨中胸部中枪,昏迷不醒。正当自己要被抬下去的时候,他被主帅洪亮的声音喊醒了, 马上命令手下士兵把他重新抬到红旗下,指挥战队,马上重振了士气。

抗日战争时期,王近山所带领的部队埋伏日军,在未暴露自身的环境下,仅仅自损十人不到,便歼灭了日军三百余人。

两天之后,经过反复谋划的他,一反兵家常规,在同一地点再次设伏,再次击杀日军百余人,缴获大量军备物资。

后来,这次战役被一位英国军事家列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可见王近山的“疯”劲背后也有对于战场的深谋远虑。

王近山带兵打仗必有一个规矩就是,人在,红旗必招展。与他并肩作战的将领都知道,红旗不倒的地方必然有王近山,必然也是战场的最前线。

王近山在他们心中就是一展飘扬的红旗,永远气宇轩昂,永远屹立不倒,有一种不惧敌人的力量。

有这样一句话,他永远属于王近山同志,“打剩一个旅我当旅长!打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这是血战大杨湖时,王近山代表六纵立下的军令状。这句流传至今依旧振奋人心的句子,不知道在那样一个艰苦抗战的岁月里能鼓舞多少有血有肉的战士。

作风不正,连降两级

朝鲜战争结束后,王近山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先后被任命诸多重要的职位,逐渐过上了战后安慰的生活。

1955年的授衔大典上,王近山因为从军以来立下的汗马功劳,被授予了中将的头衔,还荣获了八一勋章和独立自由勋章。

1937年,王近山在神头岭战役中身负重伤住进了129师医院。而特派来治疗护理他的便是韩岫岩护士,两人接触的日子里不禁暗生情愫。

情投意合之后再加上一同住院的陈锡联的牵线搭桥,一年后期,两人便结发为夫妻。王近山与妻子韩岫岩结婚后,共生养了八个儿女。

因为工作原因,两人相聚时间并不久,但是一直十分融洽。据其女儿的回忆录里说,爸爸对于妈妈的爱可以用轰轰烈烈来形容。

可是终究两人之间感情因为一些事情出了问题。王近山与朱铁民经过了几场战役出生入死的洗礼,关系早已超越了军衔关系,更超越了“血浓于水”。

他最常听到朱铁民的叹息就是没有孩子,思索后便主动讲,将自己的回国之后第一个生的孩子“送”给朱铁民抚养。一诺千金的王近山回去便兑现了诺言,这让王近山的妻子很是不能理解。

从此,家中便充斥着各种不和谐的音符。韩岫岩吵架,王近山便摔东西。王近山喜欢跳舞,但因战伤而落得一瘸一拐的毛病,也被她时常拿来说道:“别看他腿瘸,一跳舞就不瘸了。”

两人感情的破裂还是因为韩岫岩的妹妹。因为韩岫岩去考北京医学院,时常不在家,于是让自己的妹妹去照顾王近山。她妹妹韩秀荣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活泼开朗又十分崇拜这位传奇人物王近山。两人常常谈笑风生,一起跳舞。韩岫岩看到此情此景便心生怀疑,不满与争吵让后来事情逐渐闹得满城风雨。

发动亲友声讨,找组织,找妇联,韩岫岩一系列极端的动作没能挽回王近山的心。反而激化了矛盾,脾气激动的王近山一纸“离婚诉状纸”送到了中央。

当时本来有不少高级干部就因为厌倦原配而出轨的现象,党中央正在打击这种不正家风。而王近山正好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可是事情已经讲不清了,如果执行必定遭到严重的处罚。

即使当时无数亲友战友都劝说,让王近山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他毕竟是那个王近山:“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离婚我铁定了,组织爱咋办就咋办!”

就这样,1964年初,王近山和韩岫岩正式离婚。而他的处分下来了:到河南农村当副厂长,同时也落得一个坏名声。

一生传奇,永不落幕

王近山虽然被贬为河南农场的副农场主,但组织依旧没有抛弃他,曾经是王近山勤务员的黄慎荣随他过去照料他的身体。

而黄慎荣也不顾家里反对,毅然听取了组织的命令,陪伴王近山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1964年的时候,两人相依为命,育有一儿一女。

王近山一生戎马,心中依旧牵挂的是他深爱的部队生活。1968年,他写下数封承认“错误”的信件向上寄到了伟人和许世友手里。

许世友看过信后,在“九大”召开期间,到伟人那里为王近山求情:如果组织同意的话,他便收了王近山同志。1970年,中央军委将王近山调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在南京军区的生活,王近山时常受人爱戴。时任南京军区参谋长的肖永银作为王近山将军的曾经的部下,即使官衔高于他,也屡次向他敬礼。

因为在他心中,王近山永远是他的老首长。1978年,王近山于南京军区医院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在他弥留之际,依旧要求旁人专门为他播放冲锋号的声音。

正如《人民日报》给予王近山将军的评价:王近山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