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项目获省厅推荐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广州三项目获省厅推荐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推荐12个项目申报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州3个项目上榜,占全部的1/4。
12个项目是: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粤曲)、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街道办事处(广东音乐)、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道办事处(车陂扒龙舟)、珠海市斗门区莲江镇人民政府(斗门水上婚嫁)、汕头市澄海区凤翔街道办事处(澄海灯谜)、佛山市西樵镇人民政府(醒狮)、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石湾陶艺)、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刺绣之乡)、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客家山歌)、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政府(风筝)、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政府(潮州木雕)、揭阳市普宁市流沙西街道办事处(普宁英歌舞)。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文旅厅于2021年4—7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经各地申报和专家评审,从命名的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推荐12个项目申报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
此前,广东省文旅厅公示50个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候选名单,除以上3个项目外,沙湾街道还以“沙湾飘色”,黄埔区穗东街道以“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上榜。
广州获推荐的3个项目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粤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荔湾是粤剧粤曲发源地之一,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处集粤剧粤曲文物史料陈列、展示及宣传的平台。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镇沙湾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诞生了何博众、何柳堂、何与年等粤乐先师,还有《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等一批广东音乐曲目。
车陂扒龙舟活动保留起龙、采青、赛龙、藏龙、散龙等传统步骤,目前,车陂拥有50余艘传统龙舟,每年的扒龙舟活动不但是村民参与的盛事,也是吸引各地游客的极富魅力的特色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