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新十年“妇儿规划”:12项主要目标优于国纲指标
1月11日上午10时,《广东省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新《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广东大厦举行。广东省妇儿工委副主任、广东省妇联主席许红,广东省妇儿工委副主任、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恕明,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朱超华,广东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黄志强,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奇,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成,广东省妇儿工委副主任、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先生出席了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规划》以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作为总体目标的落脚点,把妇女儿童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各项策略措施的聚焦点。新《规划》提出,在新十年,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12项主要目标需优于国纲的指标,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8/10万以下、新生儿死亡率降至2.0‰以下、婴儿死亡率降至3.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4.0‰以下等等。
广东特色:“南粤方案”推动妇女儿童事业上新台阶
据凤凰网了解,结合广东实际,新《规划》专门设置了妇女儿童发展的各八大重点工程,创新提出了南粤妇幼健康保护、南粤巾帼家政领跑者、妇女就业创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巾帼科技创新、南粤巾帼乡村振兴、南粤家家幸福安康、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南粤巾帼志愿服务关爱等妇女发展的八大重点工程;提出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专项、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儿童护眼、爱牙儿童安全教育、净网护苗、儿童综合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儿童发展的八大重点工程。
此外,针对群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许红指出新规则设置了开展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加强涉家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33项具有广东特色的内容。
妇女就业:解决“半边天”的最大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长期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妇女就业工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法规法法律,出台政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执法力度,促进妇女多渠道就业,保障妇女平等权益。
在已开展的“春风行动”、“南粤春暖”等专项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新《规划》指出要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在女性劳动权益维护方面,新规则加大了对企业关于女职工产假、哺乳时间等权益落实情况的排查力度,督促企业规范用工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家庭服务: 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众社会工作服务覆盖率需达100%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也不可替代。”许红指出。与上一周期的《规划》相比,新《规划》分别增加了“妇女与家庭建设”和“儿童与家庭”的内容,重视家庭建设成为新时代家庭工作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广东省现有家庭4246.92万户。家庭结构小型化、婚姻家庭观念多元化,以及三孩政策出台对当前家庭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规划》提出要加强家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众社会工作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等等。
反家庭暴力:100%出警制止家庭暴力行为
“首先,将家庭暴力纳入110报警受案范围,做到快速接处警、百分之百出警,确保及时制止家庭暴力行为,及时对受害者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据罗志强介绍,围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新《规划》将反家庭暴力作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儿童的家庭暴力。
另外,新规则制定了《广东省公安机关反家庭暴力告诫书制度工作指引》和明确了基层派出所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工作职责,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推进反家庭暴力工作。
儿童福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新《儿童规划》中设置了“儿童与福利”专节并把“提升面向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作为重要内容。以加大对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保障和关爱保护为重点,陈奇指出广东省民政部门将兜好欠发达地区特殊儿童的保障底线和推进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均衡发展。
据了解,在专业服务力量上,广东省深入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直聘近3万名社工,立足镇街、深入村居。广东省级财政拿出14.58亿元,对欠发达地区,按每人每年5万元的标准,给予60%的补助。今年内将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全省镇街、村居全覆盖。
在粤就读:给予港澳学生“双”政策保障
针对港澳居民子女在粤就读的相关问题,新规则强调一要保障在广东省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基础教育权利,二是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在粤参加升学考试。朱超华指出,按照“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的原则,明确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且在广东接受基础教育的港澳居民或其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与当地随迁子女入学相关政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和基础教育公共服务。
据凤凰网广东获悉,现在珠三角9市均已出台了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的政策规定。珠海、惠州、肇庆三市港澳学生享受与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同等填报志愿、同等享受优质高中直接分配给初中学校的招生指标、同等分数线录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六市港澳学生享受与本市随迁子女同等或更优惠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