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佳作

签约作家专访‖李泽军:我的文学之路

来源:青年作家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1-25

李泽军:我的文学之路

个人简介:李泽军,瑶族,广西荔浦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轮回》《客家传奇人物张高友》《岁月》《爱与痛的边缘》,短篇小说集《梦回大唐》,散文集《一念之间的悲欢》,诗集《李泽军诗词选》。主编“秋意浓”文学丛书一套九本。

小时候,我特别崇拜父亲,别看我的父亲只有初中文化,可他特别爱看书钢笔字也写得漂亮,是乡里县里图书馆的常客,挺佩服他能将四大名著看完,劳动之余还常常给我讲其中打仗的情节。

小学毕业的那个学期,语文老师在班级举办“六一优秀作文集”比赛活动,要求我们把三年级以来写的作文整理参赛。那时我们这个小县城刚有打字机不久,母亲便找到某单位文印室将我的作文集《金色的童年》打字油印成册(我记得一共油印了三本,一本语文老师留下了,一本送给父亲在广西师院工作的朋友,最后一本历经数次搬家已无法找到,真是可惜),几十份参赛的作文集中,我与众不同的作文集赢得语文老师的青睐包揽了“封面设计、出版前言、优秀作文”三项甲等奖,虽然奖品只是几本薄薄的作文本,但作文集的成功对我日后能在出版社正式出版文学作品应该是一种激励吧。

初二下学期,我在学校召集一批文学爱好者创办了《瞭望》文学报(手抄报),稚嫩的《瞭望》文学报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和支持,主要刊登各班同学的作文也转载一些书报上的文章,编了几期就到了初三,要面临中考升学,心里不愿意,也没办法,《瞭望》文学报只能停刊。也是这个时期,或许是少年的烦恼开始增多,我开始学写抒情散文,陆续写了几十篇,遗憾的是一篇也没能保存下来。

初中毕业后,我进入师范学校。令我高兴的是学校有文学社,有油印的社刊《常春藤》。我们一群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因为文学而相识相知。后来,又有了《开拓者与弄潮儿》文学报,这是一种面向全国的尝试,虽然短暂,但也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1995年,我认识了荔浦晚霞诗社社长黄龙言老师,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便喜欢上了中华诗词。1996年加入桂林诗词楹联学会,2009年加入广西诗词学会,2017年加入中华诗词学会,作品先后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星星.诗词》等刊物发表。

1997年,我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张高友》,历经二十年方才定稿,取名为《客家传奇人物张高友》(四川民族出版社,2019年5月),为什么要加上“客家传奇人物”呢,那是因为2008年我创办了荔浦县客家文化研究会,在研究过程中,得出张高友是客家人的结论,张高友确实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荔浦率众起义反抗清王朝腐朽统治达到八年之久,他的传奇故事在荔浦民间广为流传。

2010年,县里决定恢复文学协会,文联领导让我牵头负责组建工作,十年来,文学协会以《荔浦文艺》《今日荔浦.仙人桥副刊》为平台为会员推荐发表作品,与诗词协会共同主办全国性的诗词大赛,扩大了文学协会的影响力。

2016年夏天,六十六岁的父亲在与病魔抗争了三年后离开了我母亲和我兄妹,我忍痛提笔以父亲六十余年的人生经历为题材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岁月》,历时一年有余才定稿,定稿三年后的2020年11月,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问世,我以出书的方式来回报父亲几十年的养育之恩,如果父亲的那些不平凡的经历能给读者一些启示,我想他老人家必能含笑九泉,不枉来到这世间走一遭。

2017年,我开始长篇小说《轮回》《爱与痛的边缘》的创作。《轮回》是玄幻小说,属网络文学,然而并没有在网络传播最后通过实体渠道出版。《爱与痛的边缘》(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11月)是一部关于成长、励志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这年,我离开教师队伍到宣传部门工作,并加入桂林市作家协会。

2019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轮回》《客家传奇人物张高友》《梦回大唐》(短篇小说集)《一念之间的悲欢》(散文集)由出版社公开出版,一年内出版四本书的作者,估计也不会多。这年,我加入广西作家协会。从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到省级作协会员,这条路走了二十多年。

2019年以来的三年间,我一共出版了七部文学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散文集及诗集各一部。书出得不算少,可影响力却不大,2022年伊始有幸在网络上结识青年作家网总编辑汪鑫先生,通过数次沟通,大有相识恨晚之感,在他的支持帮助下,我加入了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队伍,相信通过青年作家网这个点亮文学梦想的平台,会让自己收获更多,会在文学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