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佳作

真实是他的艺术追求,高岑绘《泛舟图》

来源:萨培喇说画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5-17

提到“泛舟”二字,你会想到什么?估计大部分人会想到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范蠡辅佐勾践消灭吴国。当前线传来胜利的战报时,范蠡功成身退,泛舟太湖之上,化身为陶朱公。从此范蠡从一个谋臣转变为商人,开创他的商业帝国。

“泛舟”二字让人联想到审时度势的生活态度,也让人联想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平和心态。当文人画风格成为画坛主流之后,泛舟图就成了热门题材。画家将泛舟和先秦文学中“渔父”结合,在画中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高岑 泛舟图

这幅《泛舟图》是明末清初画家高岑的作品,他用水墨山水的形式,画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理解。高岑相貌英俊,风度翩翩,饮食起居都透着高雅。他画《泛舟图》简直就是描绘他的精神世界,高尚而又美好。他水墨完成作品,不施加别的颜色,也是为了彰显人格上的魅力。颜色可以迷乱双眼,简单到极致,才能反映出内心的淡定。

高岑选用了董源的技法,用笔精谨,形质自然。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董源技法的特征,那就是朦胧梦幻优雅,远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真实性。高岑描绘了一个唯美的艺术空间,兼顾真实性和合理性。当别的画家受董其昌影响,强调疏旷美感的时候,高岑用宋画的审美描绘心灵家园。

高岑 泛舟图 局部

董源是五代时期的名家,宋代画家和元代画家学习董源的侧重点不同。至于高岑,他更倾向于宋人观点,在画中表现精密严谨,描绘山的气质与水的律动。也就是说,高岑用宋代画家的观点,建造他的艺术世界。

古人欣赏山水画时,常用一个词“卧游之性”形容画面真实。简单讲,卧游就是通过赏画替代游览真山真水。古代画家在创作时,常会思考如何才能让欣赏者走入画中。足不出户,就能赏游天下名山,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为此,画家在创作时,常会考虑作品的代入感。

高岑 泛舟图 局部

高岑也不例外,他画中有浓郁古风,强调画山水画要有写生基础。看他对山石脉络的描绘,阴阳向背地理走向,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细节的真实,保证了情感的传递,从而让作品有代入感。

具有写实精神,延续宋人理念,学习名家技法,画有真实感的山水。这就是高岑的艺术追求,他做到了这些方面,才能表达心中的文人情怀。他要自由的生活,他要广阔的舞台,他要畅快淋漓的人生。

高岑 泛舟图 局部

看着真实、形象、严谨的《泛舟图》,感受高岑的精神世界,会佩服这位几百年前的画家。他用一支画笔把人们带入他创作的艺术世界,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好。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