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2021年医改十大创新典型
广东发布2021年医改十大创新典型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医改办)10日发布2021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广州市“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举措入选。
其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州市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通过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完善平急结合联动机制,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广州提升全市核酸检测能力,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与预警监测网络,率先建成国际健康驿站。
近年来,深圳市通过以市属医院为主体组建区域医疗中心,以推动区属医疗卫生机构集团化运作为目标组建基层医疗集团,建立“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自2019年建设县域医共体以来,河源市和平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与2017年相比,2020年和平县域内住院率提升6.7个百分点,基层就诊率提升15.5个百分点,医保基金回流4.67个百分点。
近年来,惠州市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加强中医类医院、科室和医疗机构建设,打造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吸纳社会力量进入中医药领域,鼓励中医与医养结合深度融合,引入高水平专家团队等,盘活基层中医药能力。
2018年以来,东莞市推动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通过实施全员岗位聘用,统筹编内外医务人员薪酬待遇,落实同岗同绩同酬,明确以岗定责、以岗定薪、岗薪相适、考核兑现。同时,完善绩效工资总量调控和激励机制、主要负责人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和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等。
近年来,茂名市通过提升市级、县域公立医院、乡镇医疗卫生和村卫生站的医疗能力,打造分级诊疗新样本,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和“首诊在基层”。
此外,珠海市“信息化建设支撑医改创新”,佛山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山市用绩效考核撬动医院发展内生动力,江门市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新模式等举措也被纳入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