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提前38小时精准预测洪水 做好“耳目尖兵”助力防洪减灾
广东提前38小时精准预测洪水 做好“耳目尖兵”助力防洪减灾
近日,广东遭遇连日强降雨,先后发生西江、北江、韩江等多个编号洪水,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守护江河安澜,毫分缕析,分秒必争。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在迎战此次特大洪水的过程中,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充分发挥自己“耳目尖兵”的作用,提前38小时精准预测北江流域将发生超百年一遇洪水,为防汛抗洪赢得更多主动权。
据悉,6月16日开始,北江遭遇第二轮强降雨,眼见水位越来越高。广东省水文局的工作人员立即加强信息数据采集,连续数天像“钉子”一样坚守在岗位上进行核算商讨。6月21日,经过多次水情会商研判,预测到北江流域将发生超百年一遇洪水。6月22日21时左右,北江支流连江高道水文站出现33.37米洪峰水位,相应流量8650立方米/秒,超百年一遇。22日23时,飞来峡水库出现19900立方米/秒的最大入库流量,超百年一遇,为1915年“乙卯洪水”以来北江流域最大洪水。当时如果这个流量传到下游石角站,石角站也将出现百年一遇洪水。
大汛当前,省水利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研判洪水演进态势,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体系,精细调度北江流域重要防洪工程,将北江中下游石角站超100年一遇洪水降至超50年一遇。
目前,根据广东气象水文部门监测预报,全省强降水过程已基本结束,北江流域处于整体退水阶段,其他主要江河湖库水位也在趋稳回落,广东水利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于6月25日12时降至IV级。接下来,省水利厅将密切关注退水阶段工情动态,加强专业指导,落实巡查管护和应急抢险措施,避免发生次生灾害风险,确保工程安全。同时,认真总结本次流域性特大洪水的防御经验,加快落实水毁工程修复,进一步提升流域防洪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