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保安全保畅通保供应保民生
广东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保安全保畅通保供应保民生
全省将出现大范围5℃以下低温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叙浩 张子俊 李赫 通讯员/粤应宣 王天巍 梁健)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12月16日—19日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省。预计,17日至19日,我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将下降6℃—9℃,并出现大范围5℃以下低温,山区或有冰(霜)冻,粤北地区气温将降至零下2℃至1℃,高寒山区将出现零下4℃至零下2℃的低温天气。16日到17日我省陆地和江河湖面将出现5级—7级大风,海面有8级—10级大风。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省防总有关规定,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决定于12月16日12时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
12月16日,省防总召开全省低温冰冻天气防御工作会,对全省低温冰冻天气防御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指出,此轮降温过程范围广、时间长、温度低,将给困难群众防寒保暖、交通运输、农业生产、供电供水供气保障等带来影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紧盯困难群众保障、道路交通、农业生产、供水供电供气、海上大风、重点场所消防和医疗等七个方面的风险,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围绕“保安全、保畅通、保供应、保民生”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把低温冰冻天气防御各项措施抓细抓实抓到位,全力以赴确保全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密切跟踪天气发展情况,主动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响应,采取各种手段广泛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进行摸底排查和组织慰问,妥善安置流浪乞讨人员,向受灾困难群体发放防寒物资,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健康过冬。同时,还要对可能发生道路结冰的地区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加强气象、路况信息和安全驾驶提醒,加大结冰、湿滑路段巡查力度,严格落实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建筑施工安全要求。要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防范宣传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科学采取有力措施,尽量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完成冬种任务。
会议还要求,要强化水、电、气、通信等民生保障措施,确保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保障群众生活需要。与此同时,持续深入推进冬春消防安全整治,集中清查整治违规用火用电用气行为,前置救援力量,做好灭火救援和冰雪灾害事故处置准备工作。强化海上大风防范,严格落实恶劣天气禁限航规定和渔业安全生产“六个100%”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等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出现突发情况及时准确上报,快速有效处置,并通过向社会广泛宣传防御低温冰冻工作措施,引导群众及时做好自我防护,引导企业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相关
中山启动“暖蜂一条街”,破解快递小哥吃饭休息难题
“暖蜂”聚暖 寒冬不冷
12月16日,中山气温骤降、细雨蒙蒙,未来几天最低温度或降至5℃。尽管天气寒冷,快递小哥郑晓科却感到非常暖心。日前,中山首个“暖蜂一条街”在南区街道揭牌,15家“暖蜂爱心商铺”提供免费饮水、手机充电、休憩充能、应急物资领取等贴心服务,主要受惠群体就是像郑晓科这样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南区街道是中山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试点。早在5月25日,南区街道首个“暖蜂驿站”启用,就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上网、充电、茶水、热饭、休憩等服务,针对性解决他们“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随后,一个又一个“暖蜂驿站”陆续启用,“暖蜂”服务圈不断扩大。目前,南区街道“暖蜂驿站”的数量已经超过20个。
“当时,南区街道就‘暖蜂驿站’内的设施布置询问我们的需求,邀请我和其他快递员、外卖员等到社区详谈。”郑晓科说,“我们提出的需求都在驿站实现了。直到现在,社区人员还时不时和我们沟通,了解我们的新需求。”
接下来,南区街道还将继续发动辖区内更多热心商家参与到“暖蜂爱心商铺”队伍中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聚暖”效应。有了“这条街”,郑晓科相信自己的工作过程会充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