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南粤

南方时论:更好发挥“三下乡”活动品牌效应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5-10

 日前,中央宣传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知明确,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着眼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农村文化供给、更好服务群众需求,全面提升农村精神风貌,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三下乡”活动开展近30年来,活动内容愈加丰富,渠道持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但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内核始终如一,支农惠农品牌不断擦亮。在广东,各地广泛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科学秀、文艺表演精彩纷呈,农业科普宣传、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备受欢迎,省城专家现场义诊暖心又便民……同时,还深度结合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对口帮扶协作、驻村帮扶和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等工作,在持续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资源沉下去,才能把短板补上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同样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而“三下乡”活动,正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今年全省“三下乡”活动的主题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旨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实施《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同时,深化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组建1千支重点团队服务县镇发展。多方合力之下,必将更好发挥“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多年如一日强调“三下乡”,根本用意在于改变乡村资源单向流出的局面,引导人才扎根农村、资源流向农村,不断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新起点上,必须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推动“三下乡”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引导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激发正能量。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好用好农村文化阵地,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创作推出更多反映农情农事、充满农趣农味的文艺作品,更好满足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持续推动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要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乡村妇女儿童关爱帮扶行动,加强养老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着力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无论是文化、科技还是卫生建设,农村这块欠账还很多,提升空间还很大。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务求实效,通过“三下乡”活动以及相关机制,逐步健全城乡一体、全民覆盖、均衡发展、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真下乡”“常下乡”“常在乡”,让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精气神更加提振,不断增强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