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在广州,“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助力青年群体就业;在东莞,“莞聘夜市”筑起青年就业暑期“护航港”;在汕尾,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校园招聘会成功举行……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阶段,广东各地频频出招,打出青年就业创业“组合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广东是第一人口大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大省,据省人社厅数据统计,2023年,有超过97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加上省外流入和留学回国来粤求职的青年,在广东就业的毕业生总量预计将超120万。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稳发展、稳大局,广东要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努力为青年铺路搭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支持青年在就业创业的奋斗人生中出彩圆梦。
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基础,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广东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为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广东正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涌现,一系列积极因素都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要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仍会比较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也给就业带来较大挑战,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仍需加力。
稳就业政策,为就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从出台《2023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搭建人才供需对接高效平台,到打造63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面向应往届毕业生开展学徒培养和技能培养,再到累计筹集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等政策性岗位34.6万个,规模居全国前列,广东建立了覆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政策支持体系。奋进新征程,全省各地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培训服务,精准有效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要开拓就业渠道,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就业观念是就业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就业观指引青年走好就业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走稳就业创业路,高校毕业生要转变择业就业观念,找准自身定位、调整就业预期,踏踏实实实现人生理想。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积极参加见习实训,让自己和企业通过见习实训双向发现、双向选择,解决好“产业缺青年,青年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要主动拥抱市场变化,在新经济新业态中建功立业,在更好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就业创业的“更多可能”。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把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放在心里、扛在肩上,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热情支持广大青年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确保系列精准就业创业“硬措施”答出更有温度、更高质量的“民生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