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时论:时刻绷紧防汛防台风安全弦
当下,全国多地强降雨来袭。根据广东省气象部门预测,10—13日,广东中南部有明显降水,部分市县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7—8级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七大江河流域全面进入主汛期,这意味着防汛工作已进入最紧张、最关键的阶段。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海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洪水正在演进,台风“卡努”可能影响东北地区并伴有较强风雨,给松辽流域防汛带来叠加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各地受灾群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对持续做好抢险救灾、抢修恢复特别是受灾群众生活保障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时刻绷紧防汛防台风安全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以实际行动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广东汛期仍未过去,后期还有台风登陆、局地强降雨的可能。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态度,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快速度做好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是防汛防台风的重要经验,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工作方法。当前,台风“卡努”移动路径复杂,对沿海各省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加之强降雨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总结复盘、举一反三,抓实抓细各项防范工作,进一步梳理“三防”工作经验,全面落实“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和检查调度,完善人员提前转移、避险避让机制,着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认真检视短板弱项,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拉网式排查,备齐备足各类应急物资,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强化防灾避险宣传教育和信息发布,不断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防汛救灾是一场硬仗,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扛起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越是雨急浪高,越见砥柱中流;越是艰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在防汛防台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落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平时要加强督促检查、一竿子插到底,临战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省三防总指挥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同时,各地要落实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等制度,加强管控盯守,具体到户到人,着力打通基层抓落实“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筑牢基层防汛防台风严密防线。
眼下正值防汛防台风最吃劲的阶段,绝不能有丝毫放松和麻痹大意。全省上下要牢固树立防汛关键期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灾害天气防御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每一步都要想在前面、备在前面、抢在前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提高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奋力打好防汛关键期灾害天气防御硬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