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南粤

港澳创业青年自建口罩生产线,日产10万口罩不是梦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3-24

3月11日中午,林惠斌结束在港澳青年之家总部的会议后便踏上了前往汕头和福建的行程。为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奔走在路上的林惠斌,这一次组织港澳青年,做的是防护口罩:“随着复工复产逐渐恢复正常,在港澳青年的创业团队中,不少人需要口罩等资源,受到启发就在骨干成员里发起号召,自建口罩生产线。”

而在此之前,港澳青年之家的成员凑集了超过50万元的防疫物资,捐赠给了天河区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

提着现金到国外工厂买口罩

时间倒退回大年初五,这一天,林惠斌凌晨时分回到家中,很快便收拾出门了,出发前往寻找防疫物资的路上。“当时正值疫情高峰期,加上春节期间很多工厂的生产没有跟上,天河区很多一线工作人员出现了口罩紧缺的情况。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们发动了港澳青年通过海外等渠道,去寻找口罩资源。”

作为港澳青年创业者和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入驻企业代表:醒电ChargeSpot创始人章小健是早期加入寻找口罩资源的人之一。“年初二的时候就收到了身边好友和同事的信息,表示缺口罩。”在听到这个信息后,章小健一度觉得难以置信,“会有钱买不到的东西。”

章小健和同事采购的口罩等防疫物资发车前往湖北孝感一线。

随着疫情的逐步往高峰方向发展,一罩难求的情况在香港等地也开始出现,章小健把采购市场扩大到了海外地区。

“近两年开辟了国外市场,公司有不少同事在当地,通过网络远程连线,让同事协助采购口罩。”回忆起购买口罩的过程,章小健言语中掩盖不住惊讶,“在当时,购买大量口罩不仅仅需要现金,还需要和时间赛跑。”

章小健分享,如果在非疫情期采购大量口罩,可以通过向厂家发电子邮件下单的形式购买,确认后完成转账便可在家坐等收货,但在特殊时期时,需要亲自去到工厂拦截。

“除了我们还有当地的华人也自发组织采购口罩,且价格变化非常快,可能迟疑一秒钟,就需要翻倍支付。”为了顺利买到口罩,章小健的同事提着现金直接去工厂买货。

除此之外,购买口罩的途径还增加到了商店里,“在国外疫情还没有爆发的情况下,口罩的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同事就上街去大商店采购,因为采购口罩的华人也很多,在限购的情况下,我们告知购买的口罩将作为捐赠所用,并出示相关文件的情况下,得到了不少店家的支持,会调配店里的货卖给我们。”

凑集到一批货物后,章小健到同事们将防疫物资分批邮寄到香港,再由章小健对接转送到内地。“春节期间阿里巴巴的菜鸟物流提供了捐赠渠道,把应急货物送到内地并不是非常难的事情,包括报关手续等办理,也非常便捷。”

章小健透露,在同事中不乏有湖北籍的员工,更有同事的家人被征调到了武汉前线支援救灾工作,“这样的真人真事便发生在身边的时候,更加促使我去做这件事情。”

章小健和同事采购的防疫物资。

经过几个股东的合力,一共筹集了超过51万的物资,包括4万多个口罩,两千多个护眼罩和4000瓶消毒洗手液等,而这些物资被送往内地后,分别捐赠给了天河区政府以及湖北武汉的医院,包括同济医院、中心医院等。

除了章小健之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TIMETABLE等成员,则早在1月24日大年初一开始忙碌了起来,同样通过海外市场采购了一批符合标准的N95口罩捐赠给武汉一线医院。在印尼厂家采购口罩时,当地的零售商得知物资将用于支援武汉的物资时,更主动把物资让给了TIMETABLE。

TIMETABLE粤港澳创业者们捐赠疫区物资。

与此同时,为响应广州市政府、天河区委统战部、黄村街道办事处的号召,作为港澳青年的创业基地,TIMETABLE粤港澳创业者们也自发性发起了爱心募捐,并最终筹集善款共50,300元。

自建口罩生产线,

为天河港澳企业复工复产做准备

捐钱捐物还不足够,在2月10日,林惠斌在青年之家里发起了搭建口罩生产线的号角。“在前期的捐赠过程中了解到,在此之前,天河区并没有口罩厂,发起这个项目,一方面响应政府号召作为港澳青年的创业项目,另一方面,生产的口罩也能为天河的港澳企业和港澳创业青年们带来帮助。”

一呼百应,很快便有港澳青年报名参与,4、5位核心成员组成了口罩厂创始团队,他们当中有初创企业,也有知名企业后代,大家分工明确,负责不同范畴的工作流程搭建,例如来自黄振龙集团的黄伟建则负责生产线部分,林惠斌则负责寻找资源渠道,还有人负责搭建后期销售渠道等。

林惠斌笑着说,“原以为口罩生产不会太难,机器看起来就很简单,但实操后发现,要学的知识还不少。”

从零开始搭建的创业项目,给成员们带来了不少新难题,和林惠斌联系上时,他便奔赴在前往口罩厂的路上,“机器有两部分组成,主要分切片机和挂耳机,因为挂耳机零部件有些小问题,需要再去工厂一趟。”

如今讲起口罩的生产时,林惠斌俨然成了半个行家。他介绍,市面上所出售的口罩比较常见的,除了一次性医用口罩,还有一次性防护口罩。目前市面上所出售的主要为一次性防护口罩。“医用口罩加工完毕后会有化学物质残留,需要14天左右才能解析释放,在前期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对于一次性口罩的需求大,要生产后等待14天才使用,会加大口罩生产对压力。防护口罩对细菌过滤虽然没能达到99%以上,但基本能达到90%的过滤。”林惠斌介绍。

加上一次性医用口罩对于生产环境会有更高但要求,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青年之家的口罩生产线选择了一次性防护口罩。该项目作为港澳青年在天河创业的落地项目之一,工厂设置在了东圃吉山的黄振龙厂房内,“工厂里达到了无菌的生产要求,对于口罩生产也比较适合。”

目前,生产线已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最快将于近一周投入生产。林惠斌分享,正式投产后,口罩机一天可以生产约10万片口罩,将主要用于天河区港澳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创业港澳青年使用,同时会捐赠一部分给予天河区内的一线工作人员,在有富裕的情况下,则将推出市场销售。

13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