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寻踪

印度差在哪,为何大国梦难圆?印度就缺一场战争

来源:三道历史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2-19

早在印度建国初期,面对这个刚刚新生的国家,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踌躇满志,一个伟大的印度梦在他心中萌发,尼赫鲁对所有印度人说:“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对我毫无吸引力。”

这句至今仍让印度人奉为圭臬的名言,让印度人振奋非常,仿佛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就在眼前。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

但自从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至今,70余年的历史已然走过,印度的大国梦始终难圆,印度到底差在哪里?

前文我们探讨了印度为何难以实现工业化的原因,以及外交政策上的战略性失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 印度差在哪,为何迟迟不能工业化?看懂这点,才明白毛泽东的坚持 和 印度差在哪,看美苏冷战中的外交策略!才明白毛泽东的雄才大略

当我仔细对比新中国和印度这70年来走过的路,发生的变化,我发现造成中印两国最终分道扬镳最起始的源头是一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历过二战洗礼的中国和没有经历过二战洗礼的印度,就是不一样!中国和印度同样是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传统型大国,两国国内的封建势力都曾经根深蒂固,但是最终中国摆脱了桎梏,将人口转化为优势,实现民族复兴崛起,而印度至今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没有经历过二战的印度所缺的,就是一场遍及印度社会上上下下的全民战争!

01 二战洗礼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六大战场,东欧苏德战场、西欧战场(注:包括大西洋海战)、北非战场、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

这其中东欧战场苏联和德国正面对决,西欧战场、北非战场,英法美对阵德意,太平洋战场美日对决,中国战场和东南亚战场,则是中国作为主力,对阵日本。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几个国家,英法美德意日苏(俄)便是战后世界最为强大的几个工业国,再加上一个加拿大,组成了今天世界格局中广为人知的G8!中国是美国想要排除在体系之外却又无法做到并且无法忽视的存在!

中国国境半数沦陷,全民族抗战,牺牲了3000余万军民,历时14年艰苦卓越的战争,才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成为二战战胜国。自始至终,中国都是坚定地站在反法西斯同盟阵营之中,为反法西斯战斗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此时的印度在做什么呢?印度于1947年独立,所以二战时期,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跟随宗主国英国先后参与北非战场和东南亚战场,也算是小有战功吧。

印度本土唯一可能遭受法西斯入侵的方向只有缅甸方向,然而这一方向也在中国远征军的英勇奋战下,死死抵挡住日军铁蹄,印度本土再未遭受过炮火。

整个二战时期,英国从东南亚的殖民地征召了大量地方军队,当时的英属印度陆军有13万人。首先一支印度师被编入英国的第八集团军进入非洲战场,当时的英军正在北非和隆美尔的德意联军鏖战。说好听点是跟隆美尔打得有来有回,不好听点就是跟着英军在打酱油。前期隆美尔打得英军丢盔弃甲,英军在付出了大量伤亡和俘虏后,经过二次阿拉曼战役才终于彻底击败了德意联军。后来第八集团军又参加了对意大利的哈士奇作战行动,与美军第七集团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并于1944年6月成功占领罗马。

二战时期,印度参战士兵

与此同时,1941年印度激进分子钱德拉·鲍斯从印度脱逃到柏林投奔纳粹,开始筹措所谓的印度自由政府。这一举动得到了德国国防军的大力鼓动和支援。1942年日本攻占新加坡后,俘虏了大约4万名印度士兵,这让鲍斯看到了机会。在日本的支持下,他在新加坡宣布成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并向英美宣战。

然后这4万名印度俘虏成功加入鲍斯的印度国民军,另外加上一些征召的志愿者,组成了三个师共计9万人在1944年协同缅甸的日军开始进攻印度,然而在英帕尔战役中被英军击溃,日军损失6万多人被迫撤退,而鲍斯的印度国民军同样损失惨重,鲍斯的自由印度之梦已经破灭一半。

所以整个二战印度士兵遍布世界各地,北非战场、诺曼底、西西里岛、英帕拉雨林,哪个大风大浪没见过,可是真正独立领导的战役又有多少?而那个联合德日对抗英美的鲍斯,后来被印度人尊为争取独立的民族英雄,称为尊敬的领导人,在印度国会议事厅前的三幅肖像,鲍斯与甘地、尼赫鲁并列其中。

希特勒接见鲍斯

02 二战红利

战争,是残酷血腥的,但是战胜之后,也是有战争红利的。二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世界大战,它所带来的战争红利,也是非同凡响的。

而这一份战争红利,也是造就今天印度和中国巨大差距的本质原因所在!

首先是显性方面,看得见摸得着的。

第一:国际威望

中国成为二战战胜国之后,国际威望得以提升,有一定资格参与世界秩序的决策,虽然代表中国的蒋介石政权对美国言听计从,但是一些在满清时期丢失的权益也在逐步收回,包括台湾、南海主权问题,国家大陆主体疆域初步收复,完整独立。

这对于中国来说,极为重要,打破了满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割地赔款求和的屈辱局面,对国际威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第二:国际秩序

二战后联合国成立,作为战胜国的中国顺利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主导者之一。

常任理事国,这也是印度这么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网上有传言说印度五次申请入场,先后被五大常任理事国轮番的拒绝。传言真假不知,但可见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份量有多重要,俗称五大流氓!为何印度会被戏耍般拒绝,而美国却无法拒绝中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背后便是联合国创建的法理依据,中国是二战战胜国,而印度并不是!白纸黑字,写在了联合国宪章中!

为何印度要在战后搞不结盟运动,与当时主要的国际秩序被美苏掌控,印度无法参与,有着莫大关系。为何无法参与,因为此时的国际秩序,建立在二战战后。说起来印度之所以能够成功发起不结盟运动,与印度早期参与北非战场有着莫大关系,赢得了广大阿拉伯世界国家的支持!

联合国

其次是隐性方面,这一部分红利是逐步兑现的。

第一:国民心态

参与二战并且战胜强大到曾经让人绝望的日本帝国主义,这对于国民心态的提升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特别是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在日本帝国主义长期的高压威胁之下,开创根据地,一步步壮大发展,这种抵抗强压的强大心态在之后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先进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抗美援朝时期联合国军,取得了辉煌战果,而这一切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奠定这一切的正是抗日战争。

经历过百年屈辱历史的中国人民,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二战的胜利,使得民族赢得了初步的独立,和平来之不易,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为了捍卫和平,中国人民愿意舍生忘死!

反观没有经历二战洗礼的印度本土,缺少了这层国民心态上的转变,种姓制度至今仍旧深深地打在印度社会的烙印上,印度底层百姓的生活千百年来不曾有多少的变化,小国寡民或者天朝上国的封闭式国民心态,何谈崛起?

印度农民

第二:军队意志

经历过炮火洗礼的军队与一个温室培养起来的军队,其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军队在二战中与强大的日军周旋,逆境中谋发展,依靠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铸就了军队钢铁般的意志,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

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展开了一场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零下40度的极度严寒中,双方冻死冻伤人员超过3万人。中美双方完全凭借着各自军队的顽强意志在进行战斗,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毛泽东主席评价这场战役说,志愿军第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打遍欧、亚无敌手的强师劲旅”的印度王牌旅,一战即溃,狼突豕奔。一战全歼印军第七旅及其他一部,俘虏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共歼印军1900余人。

见惯了生死,才无惧生死!而这些恰恰是没有经历过二战的印度所不明白的!

长津湖战役剧照

第三:民族融合

中国和印度同样都是多民族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团结在抗日统一战线之下,各民族出人出力,积极参与抗战,在战壕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民族大团结的主基调就此定下。

网络上有句俗语,说朋友有三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恰好抗战让中华民族各民族一起扛起手中的枪,对付共同的敌人,这关系不能再铁了。所以,新中国能够得到各民族全面拥护是有道理的。

在印度有着100多个民族,形成一个个小圈子,自治度极高,并且掺杂宗教等因素,民族矛盾暗流涌动,英吉拉·甘地总理死于锡克教徒的刺杀,拉吉夫·甘地总理斯泰米尔猛虎组织,这些刺杀者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强势的民族种群。

印度锡克教女子

第四:顽固势力

每个国家在进行国家转型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组成的顽固势力,中印两国长达数千年封建历史,产生的顽固势力更是深入底层,强大无比,为何中国最终改革成功,能够很好的治理这些顽固势力,走上富强,印度却改革困难重重?

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二战的战争因素。

在中国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号召下,不论是普通农民、大地主,还是民族资本家,主动的或者是被动的,都在无形中接受了转变,投身时代的浪潮中,为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铺平了道路。

视线转到印度,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也曾经进行了一场场民主改革,然而当改革触及到顽固阶层利益时,尼赫鲁就不得不妥协放弃,因为尼赫鲁缺少一个大义的旗帜,团结统一印度的各个阶层,一旦强行推行改革,失去不仅是民心,还有道义!

没有经历二战洗礼的印度社会,想要有一场自上而下彻底的改革,难!不改革,想要崛起,无异于痴人说梦!

第五:工业化

工业化的问题,早在之前的文章中便已有讨论,这里引申一下。

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最快的方式是什么?答案是战争!美国南北战争,北方军队为何能够反败为胜,战胜南方军队,备后倚靠的就是大机器工业生产带来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为了支援前线战斗,大后方的工业生产从无到有,一步步建立起初步的国防工业,为何中国能够在短短5年便能在苏联的支持援助下初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道路,英国法国用了100多年,美国用了80年,德国走了30年,苏联用了20年,为何中国能够较短时间完成国家工业化转型,这其中固然有后发优势,但是不可否认战争因素的影响,14年艰苦卓越的抗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工人才,这些人才当国家和平时,社会转型建设,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毛泽东与钱学森

1956年,毛泽东在与访华的日本前陆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说:“你们也是我们的先生,我们要感谢你们。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们。”

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灾难,在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和亡国灭种的危机下,促使了中国的民族觉醒,实现了国家的复兴转型。具有浪漫情怀的毛主席才会说感谢日本,感谢日本,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忘记日本发动战争带来的惨痛记忆,并不意味着要原谅日本军国主义,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全体人民的努力,知耻而后勇,勇而奋进!

印度差在哪,为何大国梦难圆?或许印度就差一场遍及社会上下的战争,深化改革,释放红利,非暴力不合作的建国方式,让和平得来得太过安逸,也就不会珍惜,更缺少了整个社会的反思与调整。

印度大国梦,梦难圆,人难醒,何时才能正视自身,反思社会?

印度想要和中国,平行崛起,路还很长,而中国不会等印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必定取得辉煌胜利!

祝愿敬爱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平美好!

开国大典

13123456789